人形机器人赛道正经历一场冰火两重天的考验。当科技企业争相发布最新产品时,租赁市场已悄然掀起价格战。这些造价高昂的智能设备,如今在婚礼现场转手绢、在商场跳社会摇,甚至披上戏袍表演川剧变脸,成为商业活动的流量密码。但繁荣表象下,从业者正面临订单锐减、利润暴跌的困境。
北京某养老中心的表演现场,一台人形机器人完成前滚翻后稳稳站起,机械臂挥动间引得老人们阵阵掌声。这个能切换迎宾、舞蹈、互动模式的智能设备,正是租赁商阿猛的"王牌演员"。他透露,今年春节后,类似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企业开业、展销活动甚至民俗演出都点名要机器人助阵。"有客户愿意花24万租8天,就为五一黄金周的科技秀。"
入行仅半年的阿猛,已形成完整业务链。从电商从业者转型机器人中介,他通过社交平台接单,再从杭州同行处调货。基础款机器人日租金稳定在万元左右,能定制动作的EDU款则要价更高。最疯狂时,他同时操控四台机器狗组合表演,月入三四万。但这种好光景随着市场扩容迅速消退。
六月某派单群里,租赁价从五千元底线跌至三千元,引发同行激烈争论。阿猛发现,智元、众擎等新品牌涌入市场,宇树机器人的交货周期也从两个月缩短至三周。库存积压导致代理商抛售,二手设备价格腰斩。有同行囤积八台机器人后订单断崖式下跌,最终折价转卖设备。
价格战直接冲击服务质量。某机关单位国庆活动招标中,阿猛报出机器人两万、机器狗两千的日租金,却被对手以总价一万二截胡。更令他心痛的是行业生态恶化:有租赁商为博眼球,让机器人在西湖边直播跳舞,摔倒后维修费高达万元;有人频繁接单导致设备过度磨损,最终只能拆解零件出售。
技术门槛降低加速市场洗牌。阿猛展示的EDU款机器人,经过二次开发能跳新疆舞、查尔斯顿舞,甚至完成无人机吊装飞行特技。但这些曾经的高端技能,如今几百元就能买到动作模板。某开发团队透露,给机器人编舞的价格半年内从六千跌至三百,业务量却不足巅峰期三分之一。
尽管行业陷入内卷,仍有从业者坚守价值。阿猛至今保留着每次演出的详细记录:新疆亚欧博览会上三十台机器人同台共舞,杭州机器人文艺晚会中设备披锦袍变脸,西安长城文化节里机器狗组合表演……这些场景让他坚信,租赁商正在为科技落地搭建桥梁。"当观众为机器人鼓掌时,他们看到的不仅是冰冷的机械,更是未来生活的可能性。"
在杭州某机器人文艺晚会后台,阿猛调试着即将登场的设备。灯光师反复确认走位,程序员做着最后动作校准。这个曾经电商从业者感慨,虽然利润不如从前,但能让前沿科技走进寻常生活,这份工作依然充满意义。舞台监督催促声中,他按下启动键,银色机械臂在聚光灯下划出优美弧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