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从高调到内敛:余承东的转变与鸿蒙智行百万销量的背后

   时间:2025-11-05 01:54:54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鸿蒙智行近日宣布,其全系品牌累计交付量已突破100万辆,这一里程碑仅用时43个月便达成,刷新了行业纪录。随着产品矩阵持续完善,该品牌销量曲线呈现强劲上升态势。数据显示,今年10月单月交付量达6.8万辆,其中从50万到100万辆的跨越仅耗时不足一年,期间推出的5款新车型占据"五界"现有车型近半份额。

在品牌高光时刻,掌门人余承东却一反常态保持低调。相较于过往的"高调"形象,他仅通过微博发布简短庆祝信息,且该条内容被夹杂在当日其他两条动态中。这种转变引发业界关注——据第三方数据平台统计,其微博指数曾出现长达半月"静默期",百度指数较去年同期下降近半,近期唯一热度高峰竟由品牌大使杨幂、沈腾的娱乐营销带动。

这种策略性调整早有端倪。今年8月央视《对话》节目中,面对主持人关于"为何在鸿蒙5.0突破千万装机量时显得克制"的提问,余承东坦言:"过去在终端业务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时,确实会使用'遥遥领先'等表述,但现阶段更希望聚焦产品本身。"这种态度转变与华为终端业务的发展轨迹高度契合——当鸿蒙系统在操作系统领域站稳脚跟后,企业重心已转向技术深耕而非舆论造势。

在汽车业务领域,这种务实作风同样显著。余承东接手车BU初期,问界品牌经历两年蛰伏期,直至2023年通过5亿元投入升级M7车型才实现单月交付破万。面对市场质疑,他仅在朋友圈留下"起死回生,真不容易"的感慨。即便在深港澳车展引发舆论热议的智能驾驶争议事件中,其发言核心仍是规避技术风险,而非制造话题。

技术实力正在成为鸿蒙智行最坚实的护城河。近期媒体智能辅助驾驶测试中,该品牌车型成绩引发争议,但车主群体普遍反馈现实体验远超测试数据。以上海隧道场景为例,搭载乾崑智驾ADS4.0的车型能提前识别三个车道外的潮汐车道,这种超越硬件极限的感知能力,源于工程师对细节的极致优化。据内部人士透露,类似功能开发投入的工作量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在安全领域,该品牌构建了多重防护体系。全系车型标配的CPM碰撞冗余解锁模块,通过电源、控制驱动、信号接收器的三重备份设计,将极端情况下车门无法解锁的风险降至最低。这种"隐形安全"投入已初见成效——自2023年以来,主动安全系统累计避免潜在碰撞超240万次,但绝大多数案例未进入公众视野。

用户口碑正在形成良性循环。百万车主群体中,越来越多人通过短视频平台分享真实用车体验,形成强大的"民间传播矩阵"。这种自发推荐效应,推动品牌成交均价攀升至39万元,智界、尊界等子品牌均实现销量突破。其中智界R7、S7通过产品力升级与精准定价,完成市场卡位;尊界则凭借智能化体验,正在重塑高端消费圈层认知。

面对多元化用户群体,鸿蒙智行面临更高要求。当前消费者不仅包含传统"花粉"群体,更延伸至年轻化、多层次人群。他们对产品容错率极低,要求品牌在技术领先的同时保持服务稳定性。这种市场环境,或许正是余承东选择低调的战略考量——当产品实力足以支撑市场地位时,用实际表现说话比舆论造势更具说服力。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