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非上市人身险企三季报:多数保费增长,44家盈利,两家偿付能力“告急”

   时间:2025-11-05 21:23:18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非上市人身险公司陆续披露2025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行业业绩全貌逐渐清晰。据统计,58家非上市人身险企业前三季度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1739.62亿元,净利润总额达674.64亿元(信泰人寿未披露净利润数据),呈现规模扩张与盈利改善并行的特征。

在保费规模方面,头部企业优势显著。泰康人寿以1968.71亿元保费收入领跑行业,中邮人寿以1513.11亿元紧随其后,与第三名阳光人寿(921.27亿元)形成明显断层。保费收入超百亿的企业达26家,其中工银安盛人寿(459.14亿元)、建信人寿(448.64亿元)、农银人寿(428.38亿元)等银行系险企表现突出。保费收入低于10亿元的企业共有4家,华汇人寿以0.01亿元垫底,三峡人寿、恒安标准养老分别实现4.20亿元、0.41亿元保费。

行业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但部分企业出现保费收缩。华汇人寿、长生人寿、横琴人寿保费同比分别下滑60.59%、36.11%、22.83%。其中华汇人寿业务停滞问题尤为突出,该公司自2022年因治理问题被下调风险评级后,业务经营持续受阻,当前核心任务是恢复"三会一层"正常运转。

盈利格局呈现"四十四盈十三亏"态势。泰康人寿以247.72亿元净利润独占鳌头,中邮人寿(91.29亿元)、阳光人寿(48.47亿元)分列二三位。亏损企业方面,北大方正人寿以4.35亿元净亏损居首,长生人寿、横琴人寿分别亏损3.86亿元、3.26亿元。值得关注的是,13家亏损企业中,华汇人寿与长生人寿同时面临偿付能力危机。

偿付能力指标显示行业分化加剧。长生人寿三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骤降至38.9%,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跌至61.3%,较上季度分别下降68.3个、70.3个百分点,远低于监管要求的50%和100%红线。该公司解释称,利率波动导致长期利率债账面价值缩水,同时准备金折现率下降推高偿付准备金,造成实际资本大幅减少。目前股东方已启动资本补充程序。

北大方正人寿偿付能力同样承压,三季度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降至71.41%、107.16%,较上季度下降24.01个、20.62个百分点。这与其持有的3亿元金融机构资本补充债券利息暂缓支付有关,截至2024年12月已累计计提减值1.61亿元。公司表示将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密切监控资产信用评级,并严格管控退保情况。

华汇人寿虽当前偿付能力充足且资产流动性良好,但公司治理问题仍未彻底解决。自2022年风险评级被下调至C类后,业务发展持续受限。该公司承认,恢复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正常运作,重启业务经营是当前首要任务。

行业盈利改善主要得益于投资端表现。资本市场回暖推动险企投资收益增厚,44家盈利企业平均净利润达15.33亿元。其中银行系险企表现亮眼,工银安盛人寿、农银人寿、交银人寿合计贡献净利润82.83亿元,显示渠道协同效应持续释放。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