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寰球汽车与smart联合主办的“寰球思想汇——smart新奢共创局”活动在北京顺利落幕。这场聚焦品牌战略与行业趋势的对话,揭示了smart在新能源赛道上的多维布局,以及其从“精品小车”向主流市场进阶的雄心。

自品牌焕新以来,smart的转型路径始终围绕用户需求展开。从早期聚焦“精品小车”到推出豪华中型SUV,从全面转向纯电市场到如今加码混动技术,smart的每一次战略调整都精准回应了出行场景的演变。例如,针对长途出行中用户对续航灵活性的需求,smart以电混技术为突破口,推出豪华智能大五座SUV #5及其电混版本,正式切入用户基数更大、市场容量更广的主流细分市场。smart品牌全球公司CMO张明霞指出,这一举措不仅是技术路线的延伸,更是品牌战略升级的自然结果。
在产品矩阵拓展方面,smart正通过经典车型重塑与新品类开发双线并行。此前官宣的For Two车型焕新计划备受关注——这款曾代表品牌独特DNA的双座车型,将以超紧凑型A级车的身份回归市场,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首发。全球范围内,For Two系列累计用户已达200万,其经典设计至今仍被用户高度认同。此次回归不仅是对品牌历史的致敬,更标志着smart重新锚定其曾定义的细分市场。
混动技术的落地,成为smart突破同质化竞争的关键。当前,中国新能源市场格局正发生微妙变化:今年1-8月,中国在全球插电混动市场的份额达75.7%,远超纯电市场的64.3%,混动技术已从“过渡方案”升级为车企竞争的核心战场。与部分品牌选择门槛较低的增程式系统不同,smart的超级电混技术基于吉利雷神电混2.0平台,采用对技术要求更高的插电混动路线。据品牌全球公司CTO羊军介绍,该技术实现了“油电同价”的突破:CLTC综合续航1615km,亏电油耗仅4.4L/100km,节油率较主流发动机提升18%,配合三挡DHT无感换挡与沉浸式AMD 5屏智能座舱,在动力、静谧性与智能化层面形成差异化优势。

技术背书与品牌协同,为smart的混动战略提供了坚实支撑。一方面,奔驰的全球技术标准与豪华品质定义,确保了产品的高端调性;另一方面,吉利雷神电混2.0的技术底座与制造实力,赋予了smart在混动领域“弯道超车”的可能。例如,smart #5 EHD超级电混的发动机无感介入与零顿挫换挡,将驾驶平顺性提升至纯电级别,而整车静谧性则进一步强化了豪华体验。这种“技术+品牌”的双重赋能,使smart的混动入局并非简单补位,而是体系化的战略突破。
在品牌生态构建上,smart通过跨领域合作持续强化“新奢”标签。从与BRABUS合作打造极致性能,到联合森海塞尔营造沉浸式听觉体验,再到将Keith Haring的艺术设计融入产品,smart的合作伙伴覆盖汽车、艺术、生活方式等多个领域。这种“打破边界”的共创模式,不仅丰富了品牌内涵,更在多元文化中塑造了独特的品牌形象。
全球化布局的加速,则为smart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截至目前,品牌已成功开拓中东、北非、拉丁美洲等7个全新市场,全球业务版图扩展至39个国家和地区,门店数量超过620家。这种“技术+产品+渠道”的三维驱动,使smart在新能源竞争中占据了有利位置。
然而,新汽车时代的竞争早已超越技术与产品层面,转向对用户需求变化的快速响应与品牌核心价值的持续传递。在活动圆桌环节,行业资深媒体人围绕smart的差异化策略展开深入探讨。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指出,当前新汽车市场的最大挑战是同质化,车企需跳出对具体技术细节的过度关注,聚焦品牌定位的独特性。对smart而言,构建“年轻、新奢、潮趣”的差异化优势,需从用户体验、场景需求到品牌认知进行全维度创新,让“smart式”价值成为市场识别的鲜明标签。
这场思想汇揭示了一个行业共识:在变革时代,唯有守住核心、敢于突破,才能在迭代的市场格局中找到长期生长的密码。从EHD超级电混技术的落地,到产品矩阵的全维度拓展,再到全球化渠道的扎实布局,smart的每一步选择,既是对品牌基因的传承,也是对行业趋势的主动破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