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赛道上,苹果正通过一项重大合作加速追赶行业领先者。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家科技巨头已与谷歌达成协议,计划将后者的Gemini大模型引入新版本Siri,以解决长期存在的智能交互短板。此次合作涉及每年约10亿美元的授权费用,苹果将获得定制化版本的Gemini 2.5 Pro——这款拥有1.2万亿参数的模型在处理复杂任务时展现出的能力,远超当前Siri采用的1500亿参数云端架构。
这项合作背后是苹果面临的双重压力:一方面,用户对Siri的批评集中在其无法理解多步骤指令、跨应用调度能力薄弱等问题;另一方面,谷歌作为Safari默认搜索引擎每年向苹果支付约200亿美元,而此次角色反转标志着苹果在AI领域首次成为技术采购方。根据协议,升级后的Siri将于2026年春季随iOS 26.4系统推送,并在同年6月的WWDC大会上与macOS 27等系统深度整合,重点强化信息摘要、任务规划等核心功能。
选择Gemini并非偶然。苹果内部测试显示,在ChatGPT、Claude和Gemini三大模型中,谷歌方案在财务成本和技术适配性上更具优势——Anthropic的Claude年合作成本超过15亿美元,而Gemini不仅价格更低,其2.5 Pro版本在WebDev Arena排行榜中位居前列。更关键的是,双方长期建立的搜索合作基础为数据安全提供了保障:谷歌模型将运行在苹果私有云服务器中,全程无法接触用户健康数据、本地文件等敏感信息,复杂云端任务与设备端个人数据处理形成严格分层。
尽管如此,苹果的AI战略仍充满变数。知情人士透露,公司管理层将此次合作视为临时方案,其模型团队正在研发参数规模达1万亿的云端架构,目标是在未来替代Gemini。但行业观察者指出,谷歌Gemini 2.5 Pro目前占据多数语言模型榜单首位,苹果要实现技术反超面临巨大挑战。这场合作更像是一种战略宣言:曾经在智能手机领域定义规则的苹果,如今承认在AI时代需要借助外部力量缩小差距。用户是否会为更智能的Siri买单?答案或许要等到2026年升级版系统上线后才能揭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