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直写打印技术助力!高性能柔性聚合物涂层Ag₂Se热电材料多场景显身手

   时间:2025-11-07 04:32:17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迅速扩张,传统电源的局限性日益凸显。锂电池等常规能源不仅需要频繁充电,还存在重量大、环境适应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柔性热电材料凭借其轻便、环保、响应速度快等优势,成为能源收集领域的研究热点。这类材料能够直接将人体散发的热量、工业废热等低品位热能转化为电能,在健康监测、智能传感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现有柔性热电材料普遍面临制备工艺复杂、性能提升困难等挑战,制约了其大规模应用。

近期,科研团队在柔性热电材料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与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联合组成的团队,采用直写打印技术,成功开发出多种高性能柔性热电薄膜。研究团队以Ag₂Se为核心材料,通过引入甲基纤维素、PEDOT:PSS和PVP等聚合物涂层,制备出三种复合薄膜。其中,PVP@Ag₂Se/甲基纤维素薄膜在400K温度下表现出色,功率因子达到2191.5µW·m⁻¹·K⁻²,刷新了直写打印制备的柔性有机/无机复合薄膜纪录。该团队还利用这项技术直接打印出三腿柔性热电发电机,在36.1K温差条件下,功率密度高达22.1W/m²,性能优于多数同类器件。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

微观结构分析显示,PVP涂层在Ag₂Se纳米线表面形成均匀包覆,退火处理后纳米线相互连接形成导电网络。薄膜内部存在的孔隙、晶界和位错等缺陷,有效增强了声子散射,从而降低热导率。这种独特的结构设计同时提升了材料的塞贝克系数和电导率,实现了热电性能的协同优化。实验数据表明,PVP修饰显著提高了载流子浓度和有效质量,这是性能提升的关键因素。在300-420K温度范围内,该薄膜的电导率和功率因子均优于其他两种复合薄膜,ZT值在300K时达到0.94,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柔韧性测试进一步验证了材料的实用性。在4mm弯曲半径下经历1000次弯曲后,PVP@Ag₂Se/甲基纤维素薄膜的电导率保持率达93.76%,塞贝克系数保持率高达96.88%。这种优异的机械稳定性源于材料的多层次结构设计:甲基纤维素和PVP的柔性基质、内部多孔结构以及与尼龙基底的牢固结合,共同赋予了薄膜出色的抗弯曲性能。相比之下,多数已报道的柔性热电材料在相同测试条件下性能衰减更为明显。

实际应用场景测试展现了该技术的广泛适应性。研究人员将三腿热电发电机贴附于人体前臂,在1.8K微小温差下即可产生0.70mV电压,验证了其在人体热能收集方面的潜力。集成于口罩中的器件能够通过呼吸气流引起的温差变化监测呼吸频率,区分正常与快速呼吸状态。涂覆TiO₂的光热电器件可将光能高效转换为电能,其开路电压随光强增强而显著上升,在自然光下表现出快速响应和长期稳定性。环形器件和分区触摸识别结构在位置检测和局部热源识别中也表现出高灵敏度。

这项研究通过创新的直写打印技术,实现了柔性热电材料性能与制造工艺的双重突破。该方法具有制备效率高、过程可控性强、易于规模化生产等优势,为可穿戴设备的能源自供给和多功能集成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研究开发的聚合物涂层策略具有普适性,可推广至其他热电材料体系,有望推动柔性热电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