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精尖的卫星组件到贴近日常的新能源汽车部件,从工业生产中的特种材料到消费电子产品的关键元件,材料创新正成为推动多领域发展的核心动力。在进博会技术装备展区,新材料专区成为全球科技企业展示最新成果的窗口,众多跨国企业借助这一平台加速技术落地,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一家德国特种材料制造商在展区重点展示了其新一代超薄柔性玻璃。这款厚度仅相当于人类发丝的产品,凭借柔韧性与耐用性,自2020年首次亮相进博会后便迅速实现本土化生产。目前,该材料不仅应用于国产折叠屏手机的盖板玻璃,还拓展至太空光伏领域,作为电池盖板有效屏蔽宇宙辐射,为航天器提供可靠保护。企业负责人透露,通过设立中国总部并构建中德联合研发团队,他们能够更精准地响应本土客户需求,持续推动创新产品迭代。
另一家连续八届参展的德国企业,此次带来了针对中国市场需求定制的移动式分析仪。这款专为炼铝工艺优化的设备,可在生产现场实时检测铝液中的铁、硅、铜等关键元素含量,帮助企业快速调整合金配方,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据企业代表介绍,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为其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扎根中国50余年的经验积累,使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本土产业需求,形成技术适配优势。
在航空制造领域,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正引发革命性变革。某国际企业展示的飞行器旋翼产品,通过全球首创的加工技术,将传统工艺需100余小时的制造流程压缩至1分钟,同时确保产品强度与安全性不受影响。该技术已确定在进博会后启动中国试点项目,预计明年第一季度实现规模化生产,有望为低空经济领域提供关键部件支持。
从消费电子到航空航天,从传统工业到新兴产业,进博会正成为全球新材料技术汇聚与转化的重要枢纽。跨国企业通过深度参与这一平台,不仅实现了技术成果的快速商业化,更通过与中国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共同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