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经济增长进入低速轨道,关税壁垒与合规要求交织叠加,中国企业的出海战略正经历深刻转型——从产品输出转向深度本地化运营。这一过程中,海外用工管理成为横亘在出海企业面前的新命题。猎聘大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企海外招聘职位同比增长38.41%,其中工程施工领域岗位需求激增超100%,新能源、集成电路、机械设备行业位列需求前三。
在第八届进博会全球服务商展区,海外人力管理成为焦点议题。人力资源科技企业Horizons联合智库机构举办专题论坛,探讨全球化新格局下的人力资源配置。该公司董事长许跃飞指出,真正的全球化不仅是资本、技术的跨境流动,更需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文化认同的深度融合。面对多元文化市场,企业必须通过科学的人力布局实现跨文化团队的协同发展。
某新能源企业2024年国内招聘计划增长15%,而海外业务线人力需求暴增120%;另一家车企海外团队从500人扩张至2000人,这些数据折射出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加速度。截至2025年9月,超过半数A股上市公司披露境外收入,印证"出海"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标配路径。回顾二十余年历程,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呈现三级跃迁:从最初的产品代工出口,到主动布局海外渠道,最终迈向包含生产、研发、运营的深度本地化阶段。
不同发展阶段对应着差异化的用人需求。初期产品出口阶段,企业主要依赖外贸人员获取订单;渠道拓展时期,需要具备本地资源的销售团队;而深度运营阶段,则要求建立涵盖生产、研发、市场、服务的全链条本地团队。这种转变导致海外用工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外派人员比例持续下降,本地员工占比逐步提升。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劳动力总量达36.3亿,中国海外业务企业上半年人才需求达450万,预计2026年海外招聘市场规模将突破84亿美元。
但快速扩张的海外团队带来多重挑战。某中资企业在墨西哥的管理案例颇具代表性:企业负责人沿用国内管理方式,对员工进行人身攻击引发诉讼,最终被遣返回国。这类文化冲突在拉美、东南亚等市场普遍存在,暴露出中国传统管理体系与全球化需求的脱节。更严峻的是,用工合规风险正演变为商业障碍——美国多家企业因加班费支付问题被处以数百万美元罚款,欧盟《禁止强迫劳动产品条例》更将用工合规与市场准入直接挂钩。
面对复杂局面,"组织能力出海"成为新趋势。这要求企业将人才管理、组织建设、治理体系等核心能力向海外延伸。Horizons大中华区总经理欧文敏观察到,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输出专业的管理能力,而非简单复制国内模式。她建议企业区分战略性与事务性工作,将合规雇佣、跨境发薪等标准化服务交给专业机构处理。
专业服务商的价值在实操中得到验证。传统方式下,企业在海外设立实体需投入2万至8万美元,并配备专业团队维护运营,某茶饮品牌海外开店仅团队组建就耗时数月。而通过全球人力资源机构,企业可在数周内完成跨国团队配置。这种效率提升在零售行业尤为显著,当小米计划五年内在海外开设万家门店时,专业的用工管理成为保障全球业务协同的关键。
当前,头部人力资源机构已构建起覆盖180个国家和地区的服务网络,提供从名义雇主服务到全球薪酬管理的完整解决方案。某专业雇主服务产品通过整合全球法规数据库和合作伙伴资源,帮助企业实现合规高效的海外用工。这些实践表明,在全球化竞争进入深水区的今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体现在产品技术层面,更取决于其管理能力和组织效能的国际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