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直径约320公里内小行星喀戎现星环,为行星科学研究开启新路径

   时间:2025-11-11 15:18:25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天文学领域传来一则引人瞩目的消息:科学家在太阳系内发现了一颗名为喀戎(Chiron)的特殊天体,它拥有类似土星的壮观星环系统,这一发现为行星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突破口。

喀戎并非新发现的天体,早在1977年,天文学家查尔斯・T・科瓦尔就观测到了它。不过,其身份长期以来较为模糊,由于兼具小行星和彗星的特征,它被归类为“半人马族”天体。喀戎的直径范围在166至313公里之间,相较于拥有星环的巨行星,它的体积要小得多。

此次突破性发现的契机是2023年的一次天文观测。当时,喀戎恰好运行至一颗遥远恒星的前方,天文学家观测到了“掩星”现象。所谓“掩星”,是指从观测者的视角看,一个天体从另一个天体前方经过,遮挡住后方天体的光线。通过分析后方天体亮度的变化,能够精确推断前方天体的大小、形状,甚至判断其是否存在大气或星环。

在观测过程中,科研团队发现恒星亮度出现了多次微弱且对称的下降。这种独特的光变曲线模式,成为天体周围存在环状结构的典型证据。为了进一步探究,科学家将此次观测数据与历史记录进行对比分析,最终证实了喀戎星环的存在。

根据2025年10月14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上的研究论文,科学家确认喀戎拥有一个由三条独立星环构成的系统。这三条星环结构清晰,分别位于距离喀戎中心273公里、325公里和438公里的轨道上。

天文学家表示,目前尚无法确定这些星环的形成时间,但观测迹象显示,它们可能仍处于动态的形成过程中,这种情况在太阳系中极为少见。

对于喀戎星环的起源,目前存在几种主流假说。部分天文学家认为,这些星环主要由冰尘和岩石碎屑组成,可能是喀戎自身活动喷射出的物质形成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星环或许是喀戎过去与另一颗小型天体发生碰撞后产生的残骸。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