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近日公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营收首次突破92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36%,净利润达到12.4亿美元。这一成绩标志着AMD在战略转型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从传统CPU供应商成功转型为AI计算平台领域的核心参与者。
财务数据显示,AMD本季度实现了多业务协同增长。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环比增长20%;非GAAP口径下营业利润达22亿美元,净利润20亿美元,盈利结构持续优化。毛利率连续三个季度攀升至54%,创下疫情后新高,这得益于产品组合向高价值计算业务的倾斜以及供应链效率的提升。业务增长呈现"双轮驱动"特征:数据中心与AI加速器构成长期增长引擎,客户端与游戏业务则提供稳定现金流支撑。
数据中心业务表现尤为亮眼,季度收入达43亿美元,同比增长22%。第五代EPYC处理器在AI训练和云计算场景中展现优势,已成为Amazon、Oracle、IBM等企业主流算力架构。新一代Instinct MI350 GPU在HPC与AI集群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MI350及MI355系列的交付进展显示AMD在全球AI硬件供应链中的地位日益稳固。客户端业务营收创28亿美元新高,同比增长46%,Ryzen处理器销量持续攀升,搭载3D V-Cache技术的Ryzen 7 9800X3D在高端玩家市场获得广泛认可。
游戏业务实现181%的同比暴涨,这得益于Radeon GPU销售恢复以及半定制芯片收入回升。随着AI推理技术向边缘设备和游戏引擎渗透,AMD通过ROCm与FSR 4技术完成GPU架构生态整合,为消费级AI场景开辟新空间。不过嵌入式业务收入同比下降8%,反映出工业和网络设备市场仍处于库存调整期,该领域优势主要体现在EPYC Embedded与Ryzen Embedded等长期设计周期产品上。
在AI生态建设方面,AMD与OpenAI、Oracle、meta等科技巨头的合作进入实质阶段。与OpenAI的战略合作具有里程碑意义,AMD将为其下一代AI训练平台提供6吉瓦GPU算力,首批1吉瓦Instinct MI450 GPU计划2026年下半年部署。Oracle基于AMD"Helios"设计的AI超级集群项目将整合EPYC "Venice" CPU与Pensando网络架构,首批部署5万块MI450 GPU。meta、思科、G42等合作项目则扩展了AMD在地域和行业层面的覆盖范围。
软件生态层面,ROCm 7的发布标志着AMD加速向软件领域渗透。新版本显著提升训练与推理性能,扩展企业部署管理工具,降低客户迁移门槛,使AMD GPU在AI框架兼容性上更接近CUDA生态。在高性能计算领域,AMD通过与美国能源部合作"Lux AI"与"Discovery"超级计算机项目,探索科学计算与AI融合的技术路径。基于MI430X GPU和Venice CPU的新平台将成为未来增长的技术支点。
当前AI算力市场虽由英伟达主导,但AMD已构建起从芯片到系统架构的完整解决方案。通过GPU、CPU和网络架构的自研整合,AMD具备系统级算力交付能力,其AI合作伙伴生态的快速扩张正在提升平台粘性。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为云计算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了替代方案,也对全球AI算力供应链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