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上,那些能写出精彩文案、24小时在线议价的“卖家”,或许并非真实用户。这一变化源于平台引入的AI工具,它正在重塑闲置交易的体验。
过去,用户在闲鱼发布闲置商品时,需要手动填写品牌、型号、成色、交易方式等信息。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准确描述商品——有人记不清型号,有人对“九成新”的标准模糊,甚至对“小刀”(可议价)的理解也存在差异。这些痛点促使平台开发了AI工具,帮助用户更高效地完成商品发布。
实际测试显示,用户只需上传一张商品照片,AI便能自动识别品牌、型号、外观,并生成包含功能亮点、使用场景的描述,甚至主动提示“可小刀”“同城自提更优惠”。更令人惊喜的是,AI还能模仿用户的语言风格,比如二次元卖家常用的“喵~”“qwq”等表情和语气词,让文案更贴近个人特色。目前,近九成的AI生成文案被用户直接采用。
除了发布环节,AI在交易全流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例如,“AI智能托管”功能允许卖家将商品托管给AI,由其代为回复咨询、议价,甚至完成交易。一位用户分享称,早上醒来便收到商品售出的通知,全程无需手动操作。对于买家而言,输入“我是小白想入坑摄影”,AI能在几秒内提供设备购买攻略,推荐从入门单反到高性价比套机的多种选择。
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闲鱼CEO丁健透露,平台AI应用已覆盖4500万用户,促成交易额突破百亿元,带动新发商品日动销提升10%。他强调,闲鱼的目标不是让用户成为专家,而是通过AI赋能每个人,降低交易门槛。
目前,闲鱼的AI功能已覆盖售前(鱼力值)、售中(AI发布、托管、风险评估)、售后等环节。随着“AI智搜”“AI行情”等新功能的推出,买家侧的服务能力得到补全,基本实现了闲置交易全链路的智能化。
为何闲置交易平台如此需要AI?丁健指出,首要原因是解决消费者痛点。闲置商品具有“非标性”(品类繁多、个体差异大)和参与者“非专业性”(普通用户缺乏经验)的双重制约,导致供需匹配效率低、交易难度高。AI大模型的出现,为精准识别商品、加速交易提供了新工具。
从去年上线的AI发布、托管,到今年的AI智搜、行情,每一项服务都直指闲置交易的实际难题:帮助卖家解决“不会发、没时间管”的问题,消除买家“不会选、怕买贵”的顾虑。数据显示,AI发布的商品数累计达2.3亿件,托管商品数超6600万件,托管交易的询单支付转化率提升13%。
AI的另一重价值在于创造新场景,为平台带来增量。随着消费者换新周期拉长,闲置交易行业进入新增长阶段。AI通过降低交易门槛、提升效率,吸引更多用户和供给,推动交易频次和规模的增长。
用户对闲鱼AI的热情远超其他平台。以AI发布为例,采纳率高达87%,许多用户甚至一字不改直接使用生成的文案。这一现象超出团队预期,算法负责人韩曙光透露,用户的高接受度促使功能快速迭代。
闲鱼AI化的核心是一套专为闲置交易设计的智能基座,其中“生成式语义ID”(GSID)是关键创新。面对海量非标、长尾商品,传统类目管理难以精准匹配,而GSID通过多模态理解能力,为商品生成“数字指纹”,提升搜索和推荐效率。
例如,用户搜索“水晶手链”时,GSID能捕捉到“黑银钛晶”“渐变色钛晶”等细分属性,让小众商品精准触达目标用户。在交易环节,GSID结合智能定价模型(LLP),推动闲置商品价格标准化。以单只苹果AirPods耳机为例,平台能根据同款补配成交价、整套售价和商品成色,综合推算合理价格。
GSID的迭代速度令人瞩目。从2024年底的文本理解,到加入图像和用户行为数据,一年内完成三次升级。接入多模态数据后,GSID不仅支撑卖家功能,也为买家侧的AI智搜奠定基础。
AI发布功能的演进印证了“用户驱动迭代”的逻辑。从最初支持单张图片识别,到如今多图精准识别;从核心卖点介绍,到个性化文案生成,每一次更新都源于用户需求。这种正向循环让AI功能更快成熟,吸引更多用户参与。
如何让用户真正使用AI,是各大平台的共同挑战。闲鱼的解决方案是紧扣买卖双方的“刚需”,降低认知和使用门槛。丁健表示,闲鱼的AI功能矩阵围绕痛点展开,体验提升显著,因此无需强推便能自然传播。
目前,闲鱼仅投入几十人的团队专攻AI,却在半年内将用户规模从1020万提升至4500万,且未进行大规模营销。这表明,闲鱼AI已具备“自生长”能力:通过用户主动使用和反馈持续迭代。
闲鱼的AI战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聚焦“卖”,降低卖家参与门槛;第二阶段延伸至“买”,提升决策效率;终极目标是打造由超级智能体驱动的平台,实现搜索、发布、交流和议价的全流程自动化。
但AI不会完全取代人工交易。丁健认为,智能体能承接部分交易,但用户仍会花时间在闲鱼发现有趣内容和人群。在“玩”得较多的品类里,用户更倾向亲自买卖,AI只是补充。
以用户需求为根基的闲鱼AI,为行业提供了可参考的路径。然而,AI并非适用于所有场景。如何在效率与社区活力间建立平衡,让AI与人工各司其职,将是闲鱼长期探索的命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