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当下,短视频将两小时电影压缩至三分钟,品牌从野蛮生长到被市场淘汰的周期大幅缩短。当一汽-大众第3000万辆新车驶下生产线时,这款承载品质与价值的“国民神车”,与那些昙花一现的“快消车”形成鲜明对比,引发行业对造车理念的深度思考。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进口捷达王,到2006年主打中高级市场的速腾,再到2020年后满足智能化需求的全能车型揽境,一汽-大众用三代标志性产品勾勒出中国汽车消费的变迁史。这些车型不仅成为不同年代消费者的购车首选,更以宝来、高尔夫、迈腾等经典车型夯实了德系精工的市场口碑。目前,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已积累超2000万用户,几代人的选择印证了其市场地位。
当跨界造车潮涌,手机、家电企业以智能化概念涌入汽车领域时,部分品牌采用“车规级纸巾盒”等偷梁换柱式营销,导致汽车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安全性、耐用性等核心指标被忽视,行业生态面临严峻挑战。这种快消品思维造车的乱象,与大众品牌30年如一日的稳扎稳打形成强烈反差。
作为深耕中国市场30余年的合资品牌,大众始终将安全性置于首位。其车门开关测试超10万次,底盘零部件需通过15年或30万公里考验,这些严苛标准构建起德系品质的金字招牌。从传统燃油时代的高尔夫、速腾,到智能化时代的IQ Pilot驾驶辅助系统,大众通过油电并举战略,既保持了底盘调校等传统优势,又突破了合资车企在智能领域的瓶颈。

面对3000万辆的新起点,这家国内首个达成该里程碑的乘用车企业,正通过技术革新与战略转型开启新篇章。基于全新CEA电子电气架构,智能座舱与驾驶辅助系统的融合速度加快;CMP电动平台与CEA架构的组合,确保其在智能科技领域保持领先。产品矩阵方面,2026年起将有10款涵盖燃油、混动、纯电的新车陆续登场,形成全领域覆盖的竞争力。
在客户服务端,大众品牌通过“3000万用户感恩礼”活动展现用户思维转变。超过15万名车主参与的盲盒玩法,不仅让幸运者获得热销车型一年使用权,更通过创新营销拉近与用户的距离。这种从产品导向到用户导向的转型,配合全智战略的技术布局,为一汽-大众的下一个30年奠定坚实基础。
从“开不坏的大众”到“懂车的人选大众”,这个拥有30余年历史的品牌,始终以高品质、高价值、高智能的产品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其王牌车型速腾、宝来、迈腾等,在漫长岁月中持续引领行业变革,将德系精工的基因深深烙印在中国汽车市场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