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FOF市场近期迎来新动态。11月12日,富国基金旗下两只FOF产品正式成立,其中富国智悦稳健90天持有FOF以17.93亿元的募集规模引发市场关注,该产品获5835户投资者认购,权益资产配置比例设定在5%至30%区间,由多元资产投资部总监张子炎亲自管理。另一只同时成立的富国恒益3个月持有ETF-FOF也完成4.14亿元募集,同样由张子炎担纲基金经理。
据Wind数据统计,这两只产品的加入使年内新成立FOF数量突破60只,较2024年全年的35只增长显著,合计募集规模超过560亿元,较上年106.19亿元的规模激增逾400%。值得注意的是,年内已有17只FOF募集规模超过10亿元,形成"小爆款"现象。10月期间,广发悦康三个月持有FOF以15.67亿元完成募集,平安盈享多元配置6个月持有FOF等三只产品募集规模均超20亿元,华泰柏瑞盈泰稳健3个月持有FOF更以55.77亿元创下单只产品募集新高。
这种热潮并非仅限于第四季度。数据显示,摩根盈元稳健三个月持有FOF(8月成立)和招商稳健策略优选3个月持有FOF(4月成立)规模均突破20亿元,南方稳见3个月持有FOF(4月成立)规模达35亿元。上半年成立的富国盈和臻选3个月持有FOF和东方红盈丰稳健配置6个月持有FOF规模分别超过60亿元,有效认购户数均超2万户。
从产品发展历程看,公募FOF自2017年面世后持续扩容,2018年养老FOF的引入和2022年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进一步推动市场发展。截至三季度末,FOF总规模突破2000亿元,产品数量超过500只。投资范围也从最初的主动型基金,逐步拓展至被动指数基金、REITs等多元品类。数据显示,三季度末共有98只FOF重仓华安黄金ETF,持仓市值达17.35亿元,较二季度增仓逾7000万份。
在持仓结构方面,指数债券基金成为FOF重点配置对象。天相投顾统计显示,三季度FOF持有的基金类型中,有6种类型规模占比上升,其中指数债券基金占比从11.14%提升至14.94%,持有规模达156.72亿元。重仓次数前十的指数基金均为债券ETF,重仓规模前十的指数基金中有7只为债券ETF。值得注意的是,中金安徽交控REIT和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首次进入FOF重仓名单,持仓市值近140亿元。
尽管市场呈现扩张态势,但FOF行业仍面临规模瓶颈。当前2000多亿元规模分布于82家管理人,中欧基金以182.58亿元规模领跑,兴证全球基金、富国基金紧随其后。从产品数量看,华夏基金以31只产品居首,易方达基金、汇添富基金分列二三位。然而与超30万亿元的底层公募基金相比,FOF单只产品规模普遍偏小,500多只产品中有318只规模不足2亿元,占比超过60%,2017年以来已有72只产品清盘,其中31只发生在2025年。
行业专家指出,部分FOF业绩表现平平、权益市场波动导致的稳健特性与高回报期待不匹配,是制约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投资者对产品复杂结构的认知不足,叠加"双重收费"机制带来的成本顾虑,进一步降低了吸引力。在投资能力方面,业内人士认为FOF在大类资产配置层面需优化风险暴露管理,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投研体系质量。特别是在多资产配置策略下,投研团队需要具备跨市场投资能力,准确评估不同资产间的相关性和风险传导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