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世界2025大会上,百度智能云宣布推出全新一代昆仑芯系列产品,并同步发布基于该芯片架构的天池超节点计算平台,同时披露未来五年持续迭代的产品路线图。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沈抖强调,AI算力基础设施需要长期战略投入,百度智能云将通过持续技术突破,为企业构建低成本、高性能的AI算力底座。
此次发布的昆仑芯产品矩阵包含两款核心芯片:面向大规模推理场景优化的昆仑芯M100,通过架构创新实现极致性价比,计划于2026年投入商用;针对超大规模多模态模型训练设计的昆仑芯M300,具备行业领先的计算性能,预计2027年正式上市。两款芯片分别聚焦推理效率与训练能力,形成覆盖AI全流程的算力解决方案。
基于新一代芯片架构,百度智能云同步推出天池256与天池512超节点计算平台。该平台采用全互联拓扑结构,通过芯片、内存、通信、供电、冷却五大系统的深度协同优化,使卡间通信带宽较前代提升4倍,整体性能提高50%。其中天池512超节点可支持单集群万亿参数模型训练,两款产品均将于2026年推向市场。据透露,后续规划中的千卡、四千卡超节点将进一步突破算力规模极限。
在国产AI算力集群建设方面,百度智能云已实现重大突破。今年成功点亮的三万卡昆仑芯集群,可同时支撑多个千亿参数大模型并行训练,创下国内同类集群规模新纪录。通过百舸AI计算平台的持续优化,未来单集群规模将扩展至百万卡级别,为AI大模型研发提供前所未有的算力支撑。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AI芯片的科技企业,百度自2011年起便基于真实业务场景开展芯片研发,已形成三代产品的迭代体系。目前昆仑芯累计部署规模达数万卡,不仅承载百度内部90%以上的大模型推理任务,更通过百度智能云为招商银行、南方电网、中国钢研等百余家行业客户提供算力服务,覆盖金融、能源、制造、汽车等多个领域。
以金融行业应用为例,百度智能云为招商银行打造的基于昆仑芯P800的AI算力方案,仅需32台服务器即可完成千亿参数模型的全参数训练。该方案显著提升了多模态数据分析、智能客服、代码生成等场景的处理效率,其中部分多模态推理性能达到行业顶尖水平,有力推动了银行业务的智能化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