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从数字人到伐谋智能体:百度“内化AI”如何赋能千行百业?

   时间:2025-11-13 21:42:10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百度世界大会现场,一场特殊的连线引发关注。大屏幕上,身着标志性黑T恤的“罗永浩”正以熟悉的节奏侃侃而谈,手势与语调都带着特有的“罗氏幽默”。但这位引发观众会心一笑的发言者并非真人,而是百度最新研发的实时交互数字人——这款数字分身不仅精准复现了罗永浩的语言习惯,更通过深度学习掌握了其情绪表达与表达节奏的细微差异。

这款数字人背后,是百度在AI领域“内化能力”建设的最新突破。百度CEO李彦宏在大会上指出,AI技术要真正实现产业价值,必须从工具属性升级为原生能力,“只有当AI成为组织运转的底层逻辑,才能引发生产力革命的质变”。IDC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达195.9亿元,百度智能云以24.6%的份额连续六年领跑,这个成绩印证了其技术路线的前瞻性。

支撑百度市场地位的,是其独特的全栈技术布局。作为全球少数实现“算力-框架-模型-应用”闭环的企业,百度构建了从昆仑芯到飞桨框架、文心大模型再到千帆平台的完整技术栈。这种纵向贯通的能力,使其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交通优化项目中大显身手:通过智能云SaaS信控平台与“伐谋”智能体的协同,当地主干道车均延误时间累计降低18%,红绿灯配时策略实现分钟级动态调整。

新发布的“伐谋”智能体成为技术落地的关键载体。这款全球首个可商用自我演化系统,在交通场景中能实时推演4942个路口的最优配时方案;在金融风控领域,为中信百信银行提升特征挖掘效率100%;能源管道调度中,将数周的工程计算压缩至数小时。不同于传统专用型AI工具,“伐谋”通过持续算法迭代,在复杂工业场景中展现出强大的通用决策能力。

技术突破的根基在于持续十年的底层创新。百度自2011年启动AI芯片研发,2018年推出的昆仑芯1代开创了中国云端全功能AI芯片先河。最新发布的昆仑芯M100和M300,分别针对大规模推理和超大规模训练优化,形成覆盖全场景的算力矩阵。据披露,百度AI产品已服务65%的央企客户,国家电网、中国钢研等企业正规模化部署昆仑芯P800。

数字人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同样引人注目。今年6月,罗永浩数字人在百度电商的首场直播吸引超1300万人次观看,GMV突破5500万元,部分品类带货效率超越真人直播。百度宣布将慧播星数字人技术向全行业开放,该系统已与品牌内容库、客服系统深度整合,在巴西市场完成首期部署后,正加速拓展东南亚和北美市场。

市场认可的背后,是百度对AI产业价值的深度理解。李彦宏强调,当前AI竞争已进入“工业化大生产”阶段,核心竞争力在于构建原生AI能力体系。这种理念在百度“云智一体3.0”战略中充分体现:通过百舸AI计算平台与昆仑芯集群的协同,实现3万卡规模的并行训练,支撑千亿参数模型的全量开发。

在C端市场,百度的AI创新同样获得用户验证。萝卜快跑自动驾驶服务已在22个城市常态化运营,累计完成1700万次出行;秒哒无代码开发平台升级至2.0版本,累计生成应用超40万个。搜索业务方面,AI搜索API已接入300多家企业,月活用户达3.82亿,日均AIGC内容产出超千万次。

技术投入的持续性是百度保持领先的关键。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资本支出同比增长80%,主要用于AI基础设施扩建。人才战略上,继2024年提前完成“五年培养500万AI人才”目标后,百度宣布启动新一轮千万级人才培育计划。这种战略定力获得资本市场认可,麦格理集团研报指出,百度芯片与云平台的协同效应将持续提升其长期价值。

从芯片算力到智能应用,百度正在构建AI时代的全新产业范式。在鄂尔多斯的交通指挥中心,在巴西的电商直播间,在上海的金融风控室,百度的AI技术正深度融入各个产业环节。这种“技术-场景-生态”的循环进化,不仅重塑着企业的竞争力,更在悄然改变着整个社会的运转方式。当AI能力成为各行各业的原生基因,一场静默却深刻的生产力变革正在发生。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