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拉高速”清积碳有讲究!内行揭秘科学方法,不伤车还省钱

   时间:2025-11-18 06:57:58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拉高速真的能清理发动机积碳吗?”最近,这一话题在车主群体中引发了广泛讨论。有人认为“拉高速是清积碳的妙招”,也有人质疑这是“伤车又无效的误区”。2025年,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交通运输部等多家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盲目拉高速不仅无法清除积碳,反而可能引发发动机故障,而科学合理的操作则能有效减少积碳,延长发动机寿命。

“我新车才跑1万公里,拉高速后发动机居然漏油了!”车主小李的经历并非个例。他刚提的混动车型,冷车启动后直接将转速踩到4000转,在城郊环线跑了20分钟,结果4S店检测发现涡轮增压器密封件因冷热冲击出现渗漏。交通运输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9月,因不当拉高速导致的发动机异响、涡轮增压器损坏等报修量同比上涨15.3%,其中不乏新车。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发布的《汽车积碳生成与清除白皮书》指出,80%的车主存在“盲目拉高速”的误区,要么冷车猛踩转速,要么长时间维持5000转以上高转速,这些操作不仅无法清除积碳,反而会加剧发动机磨损。

积碳的生成与驾驶工况密切相关。中汽研2025年的实测数据显示,城市车主的积碳生成速度是高速车主的3倍,核心原因在于三大日常工况:一是拥堵怠速,一线城市早晚高峰平均车速仅18.6公里/小时,发动机长时间低转速运转,燃油燃烧不充分;二是短途行驶,超60%的车主日常通勤距离小于10公里,发动机未达最佳工作温度便熄火,机油和燃油混合物易凝结在气缸壁;三是频繁启停,混动车型和网约车的积碳生成量比普通私家车高27%,因启停导致燃油雾化不充分。修车厂张师傅解释:“现在的汽油含清洁剂,正常行驶能溶解部分轻微积碳,但长期低速、短途、启停多的工况会让积碳越积越厚,单纯靠高速匀速行驶也难以清除。”

科学“拉高速”的关键在于“精准控速控转速”。张师傅结合20年修车经验及车企保养手册建议,总结出三大核心参数:时长上,每个档位保持3-5分钟,总时长15-20分钟,连续跑2-3次高速路段即可;频率上,普通城市车主每3-4个月一次,混动车型或常拥堵的车主可缩短至2个月一次;转速上,需根据车型调整。中汽研实测显示,按此方法操作后,发动机节气门积碳减少42%,喷油嘴积碳减少38%,且对发动机的磨损量与正常行驶基本一致。车主王师傅的车开了6年,从未清洗过节气门,他分享:“我跑高速时保持100-120公里/小时,偶尔将转速提到3000转保持几分钟,既安全又能清积碳,省了不少清洗费。”

不同车型的清积碳方法需灵活调整。工信部2025年发布的《汽车发动机维护技术规范》指出,涡轮增压车型耐热性较弱,拉高速时转速不宜超过3000转,结束后需怠速3分钟让涡轮降温,避免油封老化;老车(行驶超8万公里)的密封件和活塞环可能磨损,拉高速时转速应比新车低300-500转,且分两次进行,每次10分钟,中间间隔5分钟怠速,防止机油渗漏;新能源混动车型因发动机启动频率低,积碳更易堆积,除拉高速外,还可切换至“燃油优先模式”,让发动机保持2000转以上运转一段时间。张师傅提醒:“若出现怠速抖动、油耗上升(比平时高1-2升/百公里)、加速无力,说明积碳严重,需到专业维修店用核桃砂清洗节气门或喷油嘴,强行跑高速会加重发动机负担。”

对于无法经常跑高速的车主,调整日常驾驶习惯也能有效减少积碳。中汽研2025年测试显示,坚持以下三个习惯,积碳生成量可减少60%:一是避免长时间怠速,等红灯超30秒即熄火;二是定期拉高转速,市区行驶时遇空旷路段可短暂将转速提至2500转以上,保持1-2分钟,如高架桥超车时;三是加优质燃油,按说明书标号加油,每6个月加一次官方推荐的燃油清洁剂。车主小陈每天通勤8公里,多为拥堵路段,但她上高架时会刻意将转速提至2800转跑几分钟,车子开了3年,油耗稳定,未出现积碳故障。她表示:“不用特意跑高速,日常开车多注意,就能省下清洗费,还不用担心里程问题。”

权威数据表明,“拉高速清积碳”需科学操作:热车后控好转速、控制时长、适配车型,再配合日常驾驶习惯调整,既能保护发动机,又能有效减少积碳。盲目猛踩高速不仅无效,还可能伤车,而精准操作则能让车主省下维修费,延长发动机寿命。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