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创始人雷军近日在社交媒体上连续发布多条动态,针对部分网友对其产品理念的误解作出回应。他强调,小米汽车始终将安全性能置于首位,任何设计考量都以保障用户安全为前提。

事件起因于有网友截取雷军此前关于产品设计的言论,断章取义地解读为"小米汽车更注重外观而非安全"。对此,雷军通过微博澄清,他在2023年4月的采访中提到的"车辆外观是第一要素",与"安全是基础前提"的表述并不矛盾。他进一步解释称,产品定义需要兼顾多重维度,但安全标准始终是研发过程中的核心准则。
为佐证观点,雷军同步公开了多张历史微博截图,内容涉及小米SU7车型研发阶段的安全测试标准。这些资料显示,早在2024年产品发布前,小米团队就已建立覆盖主动安全、被动安全及电池安全的全维度防护体系。其中特别提到,车辆轮毂设计在满足美学需求的同时,必须通过严苛的碰撞测试认证。

面对网络环境中存在的信息扭曲现象,雷军坦言遭遇过多次类似情况。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表示支持:"总有人刻意曲解原意进行抹黑。"雷军回应称,企业应当用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实力回应质疑,同时呼吁公众理性看待企业家的公开表述,避免片面解读引发不必要的争议。
据公开资料显示,小米SU7车型在上市前已完成超过500万公里的实车测试,其车身结构采用高强度钢材与铝合金混合设计,电池包通过IP68防水防尘认证。这些技术参数与雷军强调的安全理念形成相互印证,展现出小米汽车在工程研发层面的系统性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