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德时代联合创始股东宣布了一项引人关注的减持计划,拟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出售约占总股本1%的股份。此次转让价格下限设定为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股价均价的70%,最终确定的询价转让价格为376.12元/股,较11月17日收盘价仅折价3.8%。此次转让吸引了16家机构投资者参与,显示出市场对这家新能源龙头企业的持续看好。
尽管减持消息公布后宁德时代股价一度出现波动,但全天跌幅从早盘的5.35%收窄至3.30%。市场分析认为,较高的询价转让价格和众多机构投资者的参与,表明宁德时代的股价承接能力依然强劲,市场购买需求未受明显影响。与直接在二级市场减持不同,询价转让方式通过市场化机制引入战略投资者,对二级市场股价的冲击相对较小。
询价转让作为一种新兴的减持方式,近年来在A股市场迅速普及。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13日,已有128家上市公司发布了139次询价股份转让计划,涉及金额接近600亿元。自2020年以来,询价转让的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逐渐成为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的主要渠道之一。
询价转让的规则设计旨在最大程度保护二级市场投资者利益。根据规定,单次转让比例不得低于总股本的1%,转让价格下限为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70%,且受让方需承诺锁定6个月。这些条款有效降低了大额减持对股价的冲击,特别是6个月的锁定期要求,有助于防范利益输送等不当行为。与大宗交易相比,询价转让的强制锁定要求使其对股价的影响更为温和。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询价转让不仅是一种减持手段,更是优化股东结构的重要途径。通过设定一定的折价率,公司可以引入长期战略投资者,改善治理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询价转让仅限合格机构投资者参与,个人投资者无法直接参与,这有助于吸引更注重企业长期价值的投资者,而非短期价格波动者。
随着询价转让规模的扩大,其市场影响也在逐步显现。虽然单次转让对股价的直接冲击有限,但大规模的询价转让可能对市场心理层面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在牛市环境中,优质上市公司即使在高位进行询价转让,仍能吸引机构投资者接盘;而普通公司若选择高位转让,则可能面临受让方不足的困境。这种差异使得询价转让更有利于优质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实现减持需求。
宁德时代此次询价转让的定价高于市场预期,反映出机构投资者对其发展前景的持续看好。随着受让方确定,市场关注点已转向六个月后的锁定期结束。届时机构投资者是否会大规模抛售,仍存在不确定性。尽管询价转让规则相比其他减持方式更为成熟,但对受让方后续减持行为的监管仍需加强,相关配套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保护普通投资者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