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礼品茶市场领军品牌小罐茶近日完成新一轮产品布局,继此前推出无糖即饮茶后,再次发力创新品类,正式上线焖泡茶系列产品。这款定位秋冬养生场景的新品,通过融合传统原叶茶品质与现代消费需求,在茶饮市场引发关注。
新推出的焖泡茶系列包含茉莉普洱、黑乌龙茶、陈皮白茶、桂花六堡四种口味,每款产品均采用独立饼状包装,配套定制焖泡杯同步发售。该系列在抖音、天猫等电商平台首发,常规装定价39.9元/盒(10片装),折合单片价格不足4元,双十一期间更推出9.9元3片尝鲜装,并通过"茶具组合"形式提升消费体验。
产品创新点集中在消费场景重构上。通过简化冲泡流程,焖泡茶实现了"一饼一泡、随焖随喝"的便捷模式,既保留原叶茶的天然风味,又规避了传统茶具使用的复杂性。专业研发团队特别设计的陈皮白茶、桂花六堡等配方,在满足年轻群体对功能性饮品需求的同时,通过"无糖+原叶"的组合填补市场空白。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这款新品的战略价值不仅在于品类拓展。深圳中为智研咨询研究员张楷分析认为,焖泡茶精准卡位传统原叶茶与即饮茶之间的过渡地带,既解决了年轻人对茶饮便利性的追求,又保留了传统茶文化的仪式感。其定价策略尤其值得关注,3-4元的单价区间显著低于礼品茶市场,却高于普通袋泡茶,这种差异化定位有助于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群体。
电商渠道成为此次布局的重要支点。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观察到,产品首发选择线上平台并非偶然,标准化包装、即时消费特性与年轻用户购物习惯高度契合。通过"茶+杯"的组合销售模式,不仅提升客单价,更借助社交平台形成内容传播效应,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已出现大量用户自发分享的焖泡体验。
从行业发展趋势看,焖泡茶的推出折射出茶产业转型方向。江瀚认为,该品类通过标准化生产推动原叶茶快消化进程,打破"茶饮=慢生活"的固有认知。这种创新模式使茶产品能够渗透办公、差旅等碎片化场景,预计将带动整体消费基数扩大。数据显示,我国茶饮市场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但原叶茶占比不足30%,存在巨大转化空间。
内部人士透露,此次布局是小罐茶战略转型的关键一步。通过简化饮茶流程,品牌试图突破传统茶的礼品属性束缚,构建覆盖高端礼品、日常消费、便捷饮用的全场景产品矩阵。这种转变既体现在产品形态上——从罐装茶到即饮茶再到焖泡茶,也反映在渠道策略中——从线下专卖店向线上电商平台延伸。
值得关注的是,产品迭代背后是消费认知的重塑。研发团队特别强调,焖泡茶在保留传统制茶工艺的基础上,通过现代技术实现风味锁定。每片茶饼均采用独立氮气包装,确保开袋即饮时的新鲜度。这种"传统工艺+现代科技"的融合,既满足年轻人对便捷性的要求,又保留了资深茶客对品质的追求。
市场反馈显示,新品上市初期即取得良好表现。天猫平台数据显示,焖泡茶系列上线首周销量突破5000盒,其中"2盒茶+焖泡杯"组合最受欢迎。消费者评价集中于"方便携带""口味纯正""性价比高"等关键词,印证了产品定位的准确性。抖音平台开展的直播带货活动,单场销售额突破百万元,显示出社交电商的强大转化能力。
业内专家指出,小罐茶的转型路径具有行业示范效应。通过持续创新产品形态,传统茶企正在突破"有品类无品牌"的困境。焖泡茶的成功不仅在于创造了新的消费场景,更重要的是为茶产业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商业模式——用标准化解决品质痛点,用场景化创造消费需求,用年轻化重构品牌认知。这种转变或将推动更多传统茶企向现代消费品公司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