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信联盟最新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全球互联网发展格局正经历深刻变化。截至2025年,全球网民规模预计突破60亿大关,较2024年修订后的58亿用户增长2.4亿,覆盖全球近75%人口。这一数据表明,互联网普及进程仍在持续推进,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
报告特别指出,全球仍有约22亿人口未能接入互联网,较上年的23亿略有减少。尽管连接鸿沟呈现收窄趋势,但可负担性仍是制约网络普及的核心因素。数据显示,在中低收入国家中,约60%的民众认为网络接入成本超出承受范围,尽管全球移动宽带资费中位数已呈现下降态势。
在通信技术迭代方面,5G网络部署速度显著加快。预计到2025年底,5G技术将覆盖全球55%的人口,但区域差异极为悬殊:高收入国家覆盖率已达84%,而低收入国家仅为4%。这种技术鸿沟直接导致数字服务体验的分化——高收入国家典型用户月均移动数据消耗量是低收入国家的8倍,反映出不同地区在数字资源利用上的巨大差距。
报告同时提醒,现有4G和3G网络已难以满足高带宽应用需求。尽管这些传统技术仍为多数用户提供基础连接,但在视频流媒体、云计算等新兴服务场景下,网络性能瓶颈日益凸显。这种技术代差与经济水平的叠加效应,正在加剧全球数字发展的不平衡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