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米汽车:602天50万辆下线,开启规模化新篇引领产业链崛起

   时间:2025-11-21 01:00:0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小米汽车超级工厂内,一辆崭新的汽车缓缓驶下生产线——这标志着小米汽车正式达成第50万辆整车下线的里程碑。从2024年3月首款车型SU7发布至今,这家成立不足两年的新能源车企仅用602天便刷新全球行业纪录,成为最快实现50万辆产能的新势力品牌。

在工厂举行的仪式上,小米集团CEO雷军透露,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将突破40万辆。他特别强调,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完整产业体系的支撑:"从研发到交付的全链条能力已通过市场检验,用户选择用订单为我们投票。"数据显示,小米SU7今年前10个月稳居国内中大型轿车销量榜首,SUV车型YU7更在10月登顶全品类SUV销量冠军,连续三个月蝉联中大型SUV细分市场第一。

支撑产能持续攀升的是高度智能化的制造体系。据小米汽车副总裁于立国介绍,工厂配备1100余台工业机器人,设置98个质量检测工位和143台高精度检测设备,每辆车需通过1400余项检测才能出厂。截至目前,工厂已完成35次技术改造,累计获得近百项先进制造专利,生产效率较初期提升40%。这种"科技驱动"的理念也体现在产品端——超级大压铸技术等创新成果持续迭代,使车身结构强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市场端的热烈反响直接反映在财务数据上。最新财报显示,小米汽车三季度交付量突破10万辆,带动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单季度营收达283亿元并实现盈利。更值得关注的是,9-10月连续两月交付量超4万辆,预计本周将提前完成35万辆年度目标。这种"小米速度"正重塑行业格局:SU7曾以230天创造10万辆交付纪录,SU7 Ultra更以7分04秒957的成绩刷新纽北赛道量产电动车圈速纪录。

产业链协同效应同样显著。作为京津冀智能制造产业链"链主",小米汽车带动300余家零部件企业共同发展。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公司董事长李金钢透露,与小米的合作使京津冀区域产值增加近140亿元,双方在轻量化材料等领域开展联合研发。激光雷达供应商禾赛科技CEO李一帆则表示,小米对安全标准的严苛要求推动其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种共生关系正在催生更多全球冠军企业"。

面对持续增长的订单需求,雷军在仪式上宣布三项核心战略:继续强化安全与质量管控体系,加大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以及深化AI与智能制造的融合应用。他特别提到,正在建设的二期工厂将引入更多柔性生产线,为后续车型量产提供保障。随着第50万辆汽车交付用户,这家年轻车企正以技术为引擎,驶向更广阔的全球市场。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