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VC价格10天飙升267%!连亏超两年,华盛锂电能否借涨价潮逆风翻盘?

   时间:2025-11-21 23:00:43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电解液添加剂市场掀起价格风暴,碳酸亚乙烯酯(VC)价格持续攀升,成为行业焦点。数据显示,VC价格自11月初的每吨6万元一路飙升,至11月20日已达每吨23.5万元,短短十余天涨幅高达267%。这一涨势引发市场高度关注,相关企业股价也随之剧烈波动,其中行业龙头华盛锂电股价在短期内大幅上涨近200%,随后又出现回调。

本轮VC价格飙涨的背后,是供需关系的阶段性失衡。今年以来,动力电池市场保持增长态势,同时储能市场爆发超出预期。储能电池多采用磷酸铁锂电池,而VC对提升该类电池的首效和循环性能效果显著,因此在磷酸铁锂电池中的添加比例较高,导致对VC的需求大幅增加。另一方面,VC行业在过去几年经历了产能出清,新增产能释放和旧产能复产均需要一定时间,短期内供给难以满足需求,从而形成了供需错配的局面。

据产业反馈,由于VC缺货,部分下游客户已进驻厂商要货。招商证券研报指出,VC在锂电池成本中的占比不到1%,下游客户对其价格上涨的接受度较高。产能方面,新建产能周期约12个月,老旧闲置产线复工需3至4个月,短期内供给缺口难以快速填补,因此本轮涨势有望持续至明年。

作为国内较早进入VC领域的企业,华盛锂电在此轮涨价中迎来转机。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建立了国内首条电子级VC生产线,并于2006年将其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还主导起草了VC国家标准。目前,华盛锂电的VC与氟代碳酸乙烯酯(FEC)总产能已达年产1.4万吨,稳居行业前列。公司正在推进“年产6万吨VC项目(一期3万吨)”的建设,产能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尽管前三季度VC价格低迷,但此次涨价尚未直接反映在华盛锂电的业绩中。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2.29%,达到5.39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仍亏损1.03亿元,亏损幅度有所收窄。毛利率为-2.31%,虽仍为负值,但同比提升18.38个百分点。公司表示,毛利率改善主要得益于降本增效措施的实施。对于VC订单,公司称此前订单按协议价格销售,新订单则随行就市。结合行业供给情况,预计VC价格将在明年上半年维持高位,公司盈利水平有望从第四季度起逐步改善,真正的盈利释放或将在明年实现。

目前,华盛锂电的收入仍高度依赖电解液添加剂VC和FEC。今年上半年,这两款产品的收入占比合计达94.55%。受添加剂价格波动影响,公司业绩近年来起伏较大。为降低单一产品依赖风险,公司近年来积极布局新产品,选择负极材料作为突破口。尽管负极材料与电解液添加剂技术差异较大,但公司表示,VC在锂电池初次充放电中会在负极表面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膜),两者存在一定关联性,公司一直在储备负极技术。

华盛锂电计划建设20万吨负极产能。2022年,公司与控股子公司合资设立江苏华盛联赢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作为负极材料业务的核心平台;2023年,启动“年产20万吨低能耗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建设;今年,一期5万吨产能已进入试生产和客户评价阶段。然而,负极材料市场竞争激烈且行业集中度较高。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负极材料行业CR6已提升至78%,头部企业如贝特瑞、杉杉股份的产能均超过50万吨/年。即使华盛锂电20万吨产能完全释放,在规模上仍处于劣势。

为提升竞争力,华盛锂电在传统石墨负极外,还携手武汉大学研发新型“硅碳负极”。该产品具有高比容量的优势,但硅碳负极的体积膨胀问题是一大挑战。公司通过熔盐活化多孔炭载体和碳包覆层技术,有效抑制了硅颗粒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减少了电解液消耗,提高了首效,同时增强了负极导电性。公司表示,其硅碳负极已达到市场需求标准,正在推进产业化进程。

除负极材料外,华盛锂电还布局了固态电解质等多项新产品。公司在投资者调研活动中透露,已完成多种固态/半固态电池适配材料的实验室试制,包括半固态电解质添加剂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高纯硫化锂、新型硅碳负极、单壁纳米管导电剂等。不过,这些新产品距离规模化量产仍有一定距离。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