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电信发布全国首个“天通+北斗”星基高精度定位服务 开启试商用新篇

   时间:2025-11-22 02:12:11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湖北武汉举办的2025移动通信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一场聚焦空天地一体卫星互联网创新应用的分论坛引发行业高度关注。中国电信在会议期间宣布,正式启动"天通+北斗"国产星基高精度定位服务的试商用运营,这项突破性技术将填补我国在自主可控、低成本星基定位服务领域的空白,为北斗系统的规模化应用注入新动能。

该系统依托"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网络,联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攻克多项技术难关,成功构建全国产化的星基导航增强体系。其核心优势在于突破地面网络限制,通过天通卫星直接广播增强信号,在卫星覆盖范围内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与分钟级收敛速度。这项技术特别针对偏远山区、海洋、低空及低轨道等网络覆盖薄弱区域设计,可满足测量测绘、农业机械自动驾驶、智能导航、海洋工程监测等二十余个行业场景的需求。

在应用场景拓展方面,系统已形成覆盖海陆空天的立体化服务能力。海洋领域可支持动力定位、气象监测与海上施工;低空经济领域能赋能无人机巡检、物流配送与通用航空;地面交通方面则为智能驾驶提供高精度导航保障。据技术团队介绍,系统采用天地一体化的融合架构,将卫星通信能力与北斗定位技术深度整合,构建起全天候、全地域的数字时空服务网络。

会议现场汇聚了产学研各领域权威力量。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鹏在致辞中强调,该技术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在卫星互联网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中国电信卫星公司总经理张新透露,企业正以卫星公司为主体,加速布局星地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卫星服务向民生领域深度渗透。来自中国信科集团、航天科技五院、华为、中兴等企业的代表,就技术标准制定、产业生态构建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技术攻关团队核心成员、天通一号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王五兔指出,系统采用全国产化技术路线,从卫星载荷到地面终端实现完全自主可控。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李子申补充道,通过智能算法优化,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定位稳定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电信北斗技术创新中心副总经理张涛现场演示了系统在农业机械自动驾驶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显示定位偏差控制在3厘米以内。

随着试商用服务的启动,中国电信同步开放生态合作平台,已与多家设备制造商、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达成战略合作。据透露,首批合作终端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投入市场,覆盖车载、船载、便携式等多类型设备。这项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不仅将重塑定位导航产业格局,更为我国构建自主可控的综合PNT体系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在保障国家时空信息安全方面具有战略意义。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