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一云多用”赋能教育:黑龙江东方学院与锐捷网络共绘数字化新蓝图

   时间:2025-11-22 03:49:51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一场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线上研讨会引发广泛关注。锐捷网络与黑龙江东方学院联合举办“一云多用”主题研讨会,全国20余个分会场、超300名教育领域从业者通过云端连线,共同探讨云桌面平台如何赋能教育场景创新。会上,锐捷网络正式发布“高校一朵云2.0”解决方案,黑龙江东方学院则分享了该校通过云技术重构教学资源的实践经验。

“一云多用”的核心在于打破传统机房的物理边界。锐捷网络提出的解决方案通过构建统一的云桌面算力平台,将CPU、内存、GPU等硬件资源池化,实现跨场景的动态调度。例如,教学时段优先保障课堂算力需求,非教学时段则将闲置资源自动分配给科研项目。该平台支持多品牌GPU统一管理,通过异构融合技术降低授权成本,同时满足AI训练等高算力场景需求。针对高校多院系管理的痛点,平台还设计了分级分权机制,可精细控制不同部门的资源访问权限,避免操作冲突。

黑龙江东方学院的转型实践为技术落地提供了生动样本。这所拥有46个本科专业的民办高校,自2021年启动项目制教学改革后,发现传统机房存在算力分散、管理低效等问题。2025年,学校正式推进“全校一朵云”建设,整合47台服务器与1100个VDI终端,形成4688G可调度GPU的算力池,覆盖17间专业机房。通过云平台,师生可通过多种终端随时随地访问专属桌面,解决了公用电脑数据重置、跨设备协作等难题。据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李兆祥介绍,平台上线后,大型考试环境部署时间从小时级压缩至分钟级,整体建设成本较传统PC模式降低约20%。

技术革新直接推动了教学形态的演变。在机电工程学院,GPU资源从“固定分配”转变为“按需调度”,满足不同课程的差异化需求;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通过云平台,获得“随时随地可用的顶配画室”,突破了传统机房的空间限制;信息工程学院则依托弹性算力支持,在智能算法研发、AI模型训练等科研任务中实现突破。这种“分时复用、场景融合”的模式,有效解决了资源错配问题,使“忙时不够用、闲时不能用”的矛盾得到缓解。

值得关注的是,云平台的数据驱动能力正在重塑管理逻辑。平台通过多维度监测与可视化分析,为教学质量评估、资源配置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例如,软件使用频率统计可辅助采购决策,资源利用率分析能指导机房改造方向。这种基于数据的决策模式,标志着高校管理从经验驱动向智能驱动的转变。正如李兆祥所言:“云技术不仅是一套工具,更是推动教育生态重构的催化剂。”

从资源整合到教学赋能,从技术革新到生态重构,“一云多用”模式正在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复制的路径。当算力成为像水电一样可灵活调配的基础资源,教育创新的边界将被重新定义。这场由技术驱动的变革,最终指向一个更开放、更高效、更人性化的教育未来。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