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2025广州车展探秘:豆包大模型赋能,多款车型智能座舱体验升级

   时间:2025-11-22 06:40:55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正在举办的国际汽车盛会上,智能座舱技术成为焦点话题。这项技术正以惊人速度重塑汽车行业格局,不同品牌通过搭载不同类型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智能化水平。技术专家指出,当前汽车智能化差异已远超消费电子领域,形成独特的技术竞争维度。

体验团队重点测试了五款代表性车型,包括奔驰纯电CLA、上汽奥迪E5 SP、长安马自达EZ 60、上汽荣威M7以及东风奕派007+。这些车型虽均采用豆包大模型技术,但在具体实现路径上呈现显著差异。其中四款车型侧重座舱交互优化,另一款则主打多模态感知能力,形成差异化技术路线。

售价仅8万元的上汽荣威M7成为技术突破的典型案例。该车型全球首发深度思考大模型,将AI能力深度融入车辆控制系统。区别于传统语音助手仅作为交互入口的定位,荣威M7的语音系统具备跨模块数据调用能力。当仪表盘出现警示图标时,系统能自动读取车辆数据并结合说明书进行解析,这种深度整合在测试中表现尤为突出。

在场景化测试环节,荣威M7展现出超越传统认知的智能化水平。面对"通过狭窄路段"的指令,车辆会自动开启360度全景影像;规划自驾游路线时,系统能同步生成导航方案和行程建议;音乐播放过程中,用户可查询歌曲翻唱版本信息。更令人惊讶的是,该系统甚至能解答基础数学问题,其响应逻辑和准确度已接近专业智能设备。

东风奕派007+则展示了多模态技术的独特价值。依托前视摄像头与图像处理大模型的结合,车辆具备实时环境识别能力。驾驶过程中,用户可随时查询前方车辆品牌或建筑物信息。系统更支持行驶中的风景拍摄,并能根据指令生成艺术化二次创作图像,这种创作能力在移动场景中尚属首次实现。

技术架构层面,大模型的引入彻底改变了车机系统的运行逻辑。面对复杂指令如"将氛围灯调成天空颜色",系统会先通过云端算法解析语义,确定具体色彩参数后再调用车控接口执行。这种分层处理机制使车机具备理解抽象指令的能力,突破了传统语音控制的功能边界。

对比传统智能座舱,新一代系统实现了从功能组合到有机整体的质变。过往技术架构下,导航、语音、车控等模块独立运行,数据无法互通。如今在大模型驱动下,各模块形成动态交互网络,系统能自主完成信息采集、逻辑推理和动作执行的全流程。这种转变标志着汽车智能化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系统级竞争阶段。

本届车展汇聚了全球顶尖汽车科技,除整车厂商外,宁德时代、地平线等供应链企业也展示了最新技术成果。在"新科技·新生活"的主题下,AI汽车、智能座舱、动力电池等领域的技术突破集中亮相。专业观察人士认为,随着更多品牌开放系统权限,将AI定位为座舱核心大脑而非附加功能,智能座舱领域将迎来新一轮技术革命。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