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光谷举办的2025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创新成果展上,一组身着秦俑盔甲的人形机器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这些名为“光子”的机器人身高接近1.7米,由光谷东智与北京舞蹈学院联合研发,通过精密的机械结构与人工智能算法,完美复刻了秦朝士兵的庄严造型。展台上,3台机器人随《秦俑魂》的旋律起舞,另外2台则在一旁击鼓助阵,钢铁之躯演绎出磅礴气势,引得现场观众连连惊叹。
据光谷东智总经理助理秦臻介绍,“光子”系列机器人基于人因工程学设计,从关节活动范围到面部表情细节均贴近人类特征,使其能够胜任客服接待、展厅讲解、商超导览等场景的交互服务。通过内置的多模态感知系统,机器人可实现精准的人脸追踪、唇形识别与声源定位,即使在复杂环境中也能保持流畅沟通。今年8月,这群“钢铁舞者”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首次亮相,便以极具创意的表演斩获群体舞蹈赛金牌。
展区另一侧,一架形似宇宙飞船的载人飞行器同样成为焦点。这款由电鹰科技研发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采用8旋翼设计,机身长5.6米,最大载重400公斤,可容纳4名乘客。与传统飞行器不同,它无需专用跑道或停机坪,仅需平整地面即可完成起降。公司董事长助理蔡昊宇透露,该产品历经5年攻关,今年已成功试飞,未来从光谷到天河机场的空中通勤仅需20分钟,有望重构城市交通格局。
这些突破性成果的背后,是湖北构建的强大科技支撑体系。当地以“1家国家实验室、8个大科学装置、10家湖北实验室、16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545家新型研发机构”为骨架,形成了覆盖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目前,全省已聚集21位人工智能领域院士,34所高校设立人工智能学院,培育出全球首个L3级智能架构“岚图天元智架”等一批行业标杆产品。
当前,湖北正围绕人工智能芯片、群体智能、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加速推进六个“万人研发基地”建设,通过“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位一体的创新模式,持续催生“首款首次首创”技术成果。从秦俑机器人的文化科技融合,到飞行汽车的交通革命,这片创新热土正以硬核实力重塑产业版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