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因一封内部信引发舆论关注。这封原本用于庆祝新东方成立32周年的信件,因写信时身处南极的特殊场景,意外触发了部分员工的情绪反弹。面对争议,俞敏洪于深夜发布第二封全员信,就相关问题作出详细说明并致歉。
在公开信中,俞敏洪首先回应了关于南极描述的争议。他解释称,写信时正在南极考察,出于真诚分享的初衷使用了当地场景的比喻,绝无炫耀之意。"一个愿意与员工坦诚沟通的领导者,总比保持神秘感更让人安心。"他特别强调,老一辈企业家对红色有着特殊情感,选择红色字体仅出于喜庆寓意,绝无其他暗示。
针对"用员工血汗钱旅游"的质疑,俞敏洪坦言此次南极之行确含个人旅行成分,但主要目的是应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邀请,探讨青少年自然教育合作。考察期间结识的几位自然教育专家,未来可能加入新东方团队。他同时澄清,企业负责人承担着比普通员工更大的经营风险,"这是双向选择、共同成就的过程"。
信中特别提到对员工权益的重视。俞敏洪承诺将畅通内部沟通渠道,鼓励通过正规途径反映问题,并欢迎直接向其个人邮箱反馈。对于极端言论,他呼吁员工谨慎对待公开传播,强调"公司健康发展是所有员工权益的基础"。这位教育行业领军者坦言,自己同样经常熬夜工作,只是工作内容与教师备课不同。
在人才发展方面,新东方将持续开放晋升通道。俞敏洪表示,公司不仅鼓励内部人才成长,也支持员工自主创业,极少设置竞业限制。他特别宣布,明年冬天将选拔10名优秀基层员工赴南极考察,让更多人感受极地魅力。对于企业价值,他提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大家"的理念,强调工作需兼顾个人成长与公司发展。
这封长达两千余字的信件,既包含对争议问题的直接回应,也渗透着企业管理者的反思。俞敏洪多次使用"我们"的表述,试图拉近与员工的距离。在信件结尾,他再次感谢全体员工的付出,并表示将亲自奔赴业务一线,与团队共同迎接挑战。这场由一封生日信引发的风波,最终演变为一次关于企业文化的深度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