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广州车展上,起亚以一种沉稳而自信的姿态重回公众视野。没有喧嚣的口号,也没有刻意迎合市场热点的营销手段,起亚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举措,向中国市场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这家国际汽车巨头从未真正离开,而是在经历市场周期后,以更成熟的姿态重新定位自己。
起亚的回归策略首先体现在品牌价值的重塑上。选择亚洲首位大满贯冠军李娜作为品牌代言人,并非简单的明星效应,而是基于两者精神内核的高度契合。李娜职业生涯中展现出的跌宕起伏、自我重建与突破创新,与起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轨迹形成镜像。这种价值观层面的共鸣,比单纯的产品宣传更具穿透力,尤其在本土合资品牌普遍面临话语权危机的当下,起亚通过这种方式重新确立了自己的品牌高度。
产品层面,起亚选择了“系统性重建”而非单一车型的突破。第六代狮铂拓界的亮相,标志着起亚重新定义全球车型的标准。这款车基于i-GMP平台打造,在安全评级、空间表现、动力配置和智能化系统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产品力矩阵。起亚没有陷入“堆料竞争”的陷阱,而是强调工业体系的整体优势,这种策略与当前市场上常见的“参数内卷”形成鲜明对比。
新能源领域,起亚展示了其全球电动化战略的底层逻辑。以EV5 Weekender为代表的新能源阵容,体现了起亚不同于国内品牌的竞争路径。依托E-GMP平台和全球设计体系,起亚的新能源产品更注重稳定性与可持续性,而非短期内的技术炫技或性能极限。这种回归汽车本质的产品观,在新能源市场热度趋缓的背景下,显得尤为务实。
起亚的全球化资源也成为其重建品牌基础设施的重要支撑。澳网、FIFA等顶级赛事的赞助合作,不仅是对品牌国际地位的符号化呈现,更是对起亚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身份的强化。这种全球化背书在新能源红利期曾被部分忽视,但随着市场竞争进入体系能力比拼阶段,其价值正在重新被市场认知。
当前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深刻转型,从“新势力狂飙”进入“体系能力竞争”阶段。价格战、数据战和营销战的边际效应逐渐减弱,消费者开始重新关注安全、品质和国际化视野等核心价值。这对于拥有6200万全球用户和数十年技术积累的起亚而言,恰恰是传统优势所在。新能源泡沫退去后,市场正在回归理性,那些具备深厚技术底蕴和完整制造体系的企业将重新获得话语权。
起亚在广州车展的亮相,展现了一家成熟企业的战略定力。它没有试图模仿中国品牌的节奏,而是坚持自己的发展路径:不追求短期热度,只注重长期价值建设。中国消费者需要的不是“全新的起亚”,而是重新认识“真正的起亚”——一个经历市场周期后,依然保持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品牌。起亚的这次回归,不是简单的市场补位,而是一场关于品牌本质的重新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