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强网论坛”主论坛期间,六份聚焦数字安全领域的权威报告集中发布,为应对当前数字时代的安全挑战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这些报告覆盖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网络测绘等前沿方向,构建了从硬件基础到人才培育的完整安全框架,为构建可信数字世界绘制了详细路线图。
在硬件安全领域,两份报告呈现了技术演进趋势。《量子芯片设计自动化技术发展白皮书》指出,量子芯片作为下一代计算核心部件,正从实验室向实用化阶段迈进,亟需开发新型自动化设计工具突破技术瓶颈。另一份《嵌入式系统安全现状与治理白皮书》则聚焦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系统等日常设备,提出将安全管理模式从“事后修复”转向“事前预防”,通过主动防御机制降低系统风险。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引发新挑战。针对软件安全,《大模型技术赋能漏洞挖掘白皮书》提出“人机协同”检测模式,利用AI大模型加速漏洞发现效率。而在实体AI安全方面,《具身智能系统安全白皮书》首次构建了“物理-数字-决策”三重防护体系,为智能汽车、机器人等设备提供全方位安全保障。该模型通过整合硬件防护、系统加固和智能决策优化,确保设备在复杂环境中的可靠性。
网络空间战略能力建设同样受到关注。《网络空间测绘白皮书》将网络资源分布比作地理测绘,通过精准绘制网络地图为安全防护提供导航支持。另一份《认知安全人才培养白皮书》则聚焦数字时代的反欺诈教育,提出培养兼具技术能力和心理洞察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系统化课程设计提升行业整体安全意识。
这六份报告形成有机整体,覆盖了数字安全的全链条环节。从量子芯片到AI系统,从技术工具到人才储备,报告不仅诊断了当前安全痛点,更提出了从技术创新到生态构建的完整解决方案。其发布标志着我国数字安全领域正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防护体系,为应对未来挑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