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空遨游一年后,一批肩负特殊使命的“月壤砖”样品搭乘神舟二十一号飞船重返地球。科研团队经过细致检测,确认这些经历极端环境考验的样品完好无损,标志着我国月面建造研究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这批编号为R5的实验单元包含34块微型“月壤砖”,总质量仅100克。每块样品都完整经历了太空辐射、剧烈温差等严苛条件,为后续月面建造技术验证提供了关键数据。科研人员特别设计的暴露装置,确保样品在舱外环境中保持稳定状态。
实验所用的模拟月壤材料由多学科团队联合研发,通过精确配比真实月壤成分制成。研究团队采用热压烧结、电磁感应烧结和微波烧结三种先进工艺,使制成的“月壤砖”抗压强度达到普通建筑砖块的3倍以上。这种创新材料既保持了月壤特性,又具备工程应用潜力。
太空实验主要聚焦三大核心性能验证:材料在微重力环境下的力学特性、极端温度循环中的热稳定性,以及宇宙辐射防护能力。地面同步开展的对比实验显示,太空环境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与理论模型高度吻合,为后续优化工艺参数提供了重要依据。
这项研究突破了传统航天材料的研发模式,通过天地联合实验构建了完整的验证体系。返回的样品将进入下一阶段分析,科研团队将重点研究材料微观结构变化,为未来月球基地建设储备关键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