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2025创新发展大会近日在雄安新区拉开帷幕。会上,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应用场景项目正式启动,标志着雄安新区在空天信息技术领域的规模化应用迈出关键一步。此次大会不仅展示了行业最新技术成果,还通过项目签约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生态的完善。
大会重点发布了“十大技术产品”与“十大应用场景”。其中,技术产品聚焦卫星载荷、终端设备、推进系统等核心领域,针对产业短板与前沿趋势展开攻关,有望显著提升我国空天信息产业的技术自主性。应用场景则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与民生实际,构建了覆盖“地下—地面—低空—太空”的四维体系,涵盖极地科考通信保障、全球物流数智化等典型场景,体现了技术落地的精准性与系统性。
在项目签约环节,创新场景合作、产业平台共建、技术成果转化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雄安。这些合作将加速空天信息技术与区域发展的深度融合,为产业规模化应用提供新动能。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10月,首颗“雄安造”卫星“雄安一号”已顺利完成生产下线,标志着雄安空天信息产业从规划布局转向实质性产出阶段。
据雄安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于国义介绍,雄安将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产业列为重点部署的首条创新产业链,依托中国星网等龙头企业,已吸引63家相关企业、7个创新平台集聚。目前,雄安正以“链主企业+创新生态”模式,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为全国空天信息领域提供可复制的“雄安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