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开源中国源创会年终盛典:以技术之光照亮互联网未来

   时间:2016-12-07 11:21:10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2016年12月4日,由中国最大的开源技术社区开源中国主办的“OSC源创会2016年终盛典”(以下简称年终盛典)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开幕。为期一天的年终盛典,吸引了4000多名开发者,数百名国内外知名企业、开源社区、创业团队的技术决策人、IT专家共襄盛举。

年终盛典关注开源、关注创新、关注技术,紧扣热点议题,主题突出、特色鲜明。与会者们在全体大会感知本土开源技术的发展现状,探索开源生态环境建设的未来和方向;5个专题分会场则直击热点、前沿技术,分享成功的行业实践,为开发者打造一场酣畅淋漓的互联网技术经验分享。

天时间里, 开发者在互动学习

全体大会上,开源中国CEO马越进行了名为《本土开源不能错过的20年》的开场演讲,在演讲中马越提出:“开发者们要有焦虑感,在新技术幂次增长、人工智能冲击不断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会被颠覆掉。程序员如果不做更具创造性的工作,就会被别人、甚至别的东西所颠覆。”这一观点,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共鸣和高度认同。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越来越善于完成专业化、常规性和可预测的任务,目前正在从事这些工作的普通劳动力,将逐步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以前掌握些编程技巧的程序员就能找到工作,而当“软件”可以“开发”软件的时候,程序员要精编程、会创新,甚至要懂产品、通业务才能立于不可取代的地位。

有鉴于此,开源中国邀请了国内一线软件技术和架构专家,结合“微信小程序开发”、“开源无人机”、“机器学习的实际应用”、“视频直播”等具体应用场景,将来自一线最接地气的干货和最有深度的案例与开发者进行沟通交流。

同时,年终盛典综合技术专场就还就正在发生的技术变革,比如PHP的新方向、Java 9 以及 Java的未来进行了深入探讨答疑,并邀请到FreeBSD基金会副秘书长George Neville-Neil就FreeBSD的定位、特性、历史沿革、国际上流行的一些开发理念和方法等进行详细解读,让更多开发者了解国际开源领域动态。

无论是的全体大会还是专题分会场,所有演讲主题都经过社区负责人和专题出品人的层层把关,以确保将分享行业内最有价值的信息,带给本土开发者最切实的能力提升。

一天 时间里, 本土开源成为主角

作为中国最大、最活跃的开源社区,主办方开源中国在年终盛典上延续了对本土开源力量的支持和关注,并特别设置了“向本土开源致敬”及“开源力量高峰圆桌”两个环节,使本土开源成为年终盛典上众人瞩目的主角。

在“开源力量高峰圆桌”上,开源中国邀请了工信部有关领导、著名投资人、本土优秀开源项目代表、世界顶级开源项目的maintainer,华为等贡献开源的互联网企业杰出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着“本土开源‘钱’路何方”这一主题,就本土开源技术的发展趋势、开源技术的商业模式、盈利途径等话题展开讨论。通过热烈的思想碰撞和实践总结,为本土开源生态建设不断注入创新与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向本土开源致敬”环节,开源中国邀请了举行了首届“码云2016年度最受欢迎开源项目”颁奖典礼,以铭记本土开源作者的无私奉献,感谢他们的锐意创新。

据了解,码云是开源中国2013年推出的代码托管平台,以Git为技术手段统一、透明地管理源代码及软件开发的过程。目前已经发展为集代码托管、质量检查、项目协作、项目管理、软件部署运行与一体的国内最大的开发云平台。截止2016年11月,码云注册用户量已超过100万,承载了140多万个项目,托管代码超过500亿行,孕育了大量优秀的本土开源项目,在业内被誉为“中国的“GitHub”。

此次授奖的几个开源项目,是根据“pull request数”、“fork数”等六项影响力指标进行严格考评,从托管在码云平台上托管的超过50万个开源项目中脱颖而出。他们不仅是码云平台的优秀项目名片,是开源中国2016源创会年终盛典的主角,更将成为中国杰出开源作品的典范。

一天时间内,从业者在密切交流。

除了演讲分享,年终盛典还开展了产商展示、高峰论坛、大咖晚宴等多种形式的互动活动,探讨热点议题。为技术领域专家、决策人搭建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创建学习合作的机会。

据了解,此次源创会吸引了包括腾讯云、华为、极光、九州云、七牛云、野狗、网易云信、网易蜂巢、魔泊云、WeX5、Bugly、听云、代码卫士、拉勾网、DataCastle和神州信息等众多IT优秀厂商参会,展示最新的技术成果和服务,并与参会开发者进行面对面交流、与不同公司的行业大牛进行切磋。

“通过这些线下活动,在与广大一线的技术人以及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思想碰撞过程中,对于技术应用、业务转型、甚至企业管理都有了更多层面的认识”,一位与会的大型企业技术决策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开源不仅仅是源代码的开放,还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协作理念,更是拥抱新技术、勇于变革的心态。有了这种开源精神,面对挑战,我们互联网人能看到更加光明的未来”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
关闭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