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的汽车制造业中,一股强劲的增长势头正在显现。今年前十个月,陕西的汽车产量达到了惊人的136.7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7.4%,这一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走进陕汽控股的汽车总装配厂,繁忙的生产线映入眼帘。长达500多米的生产线上,工人们与机器人紧密协作,每一个工位都经过精心设计,确保每一个零部件都能精准组装。从车架上线开始,车辆的配置信息就被自动储存,并通过智能AGV输送线进行连续运行。整个生产过程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车辆组装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实时传递生产信息。
在陕汽的生产线上,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辆新车下线。这些新车在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质检后,缓缓驶出生产线,准备进入市场。生产办高级业务副经理季翔表示,这条生产线目前主要用于生产电动汽车,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非常高。
陕西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引领。以陕汽集团、宝鸡吉利、西安比亚迪为代表的陕西汽车企业,正在市场中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转型动力。特别是西安比亚迪,通过技术引领和转型升级,已经在陕西建成了全球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和完整的乘用车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今年前三季度,西安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了71.2万辆。
陕汽集团同样表现出色。在稳住传统燃油车市场的同时,陕汽积极布局新能源赛道,通过持续研发制造行业领先的新能源重卡,全力开拓新市场。在中轻卡市场,陕汽商用车也推出了“低碳物流”智云新能源卡车,以满足市场需求。据陕汽新能源业务推进办公室副主任王华栋介绍,今年1-11月,陕汽新能源重卡订单和销量均实现了大幅增长。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陕西汽车产业已经成功跻身全国汽车产业第一梯队。根据陕西省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今年1月至10月,陕西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7.4%,增幅高于全国14.4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省汽车总产量的67.6%。陕西汽车产量在全国的排名也连续超越多个省份,从去年全国排名第十位跃升至第七位。
为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发展,陕西已经抢先布局新领域、新赛道。根据《陕西省加快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到2027年,陕西将力争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取得新突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力争突破150万辆,形成相对完整的本地化供应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