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插混车主,高速上多用油,能否缓解充电难?

   时间:2025-05-01 20:03:0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长途自驾游的热门时期到来,新能源车高速充电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和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在五一假期前夕,理想汽车宣布了一项重大举措:其分布在重庆市和浙江省的181座5C超充站,将向所有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开放。这一决定旨在响应高速管理部门的要求,缓解节假日充电焦虑。

然而,尽管理想汽车展现出开放姿态,但这一举措并未获得广泛认可。许多车主和旁观者认为,这一改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充电难题。一方面,理想自家的纯电车型MEGA的充电体验可能会因充电桩的开放而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市面上大多数新能源车的充电倍率仅在1C-2C之间,即使理想从软件层面进行优化,其他品牌车辆也无法充分利用5C超充桩的高功率,因此服务区充电压力依然巨大。

面对这一困境,有观点认为,管理手段的创新或许更为关键。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插混车型)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了相当比例。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中,插混车型占比高达40%。这类车型既可以充电也可以加油,但在实际使用中,许多车主更倾向于使用纯电模式。

插混车型在纯电模式下行驶确实更加经济,且驾乘体验更佳。因此,在插混车主中,有一个广为流传的笑话:汽油在保质期内往往用不完,因为日常用车都依赖纯电驱动。然而,在节假日高速充电的特殊场景下,如果插混车主能够更多地使用汽油,不仅对自己有利,也能减轻服务区的充电压力。插混车型的充电倍率相对较低,且电池容量较小,因此充电效率不如纯电动车。如果插混车在高速上尽量使用汽油,将减少占用充电桩的车辆数量,提高充电效率。

近年来,插混车型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针对过去“有电一条龙,没电一条虫”的短板,车企们已经研发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例如,通过优化增程器/发动机的噪音和振动控制,以及改进电池在低电量时的性能和逻辑,插混车型在低电量下的油耗已经显著降低。在某些情况下,插混车型使用汽油的成本甚至低于使用电力。

然而,即使插混车型在高速上更多地使用汽油,纯电动车的充电问题依然严峻。据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纯电动汽车保有量已达2209万辆。市场上有观点认为,超高充电倍率的技术,如比亚迪的“兆瓦闪充”,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但专家指出,这种技术的实际落地面临诸多困难。高功率充电桩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高昂,且需要服务区进行电力扩容。支持超高充电倍率的车辆目前仍为少数。

因此,更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可能在于提高现有充电设施的管理效率。例如,许多服务区已经开始实行按取号顺序充电的制度,这有效提升了充电效率。专家还建议,通过人工提醒或软件设置充电限值,减少电池在电量接近满电时的低效充电,也能显著提升充电速度。越来越多的第三方充电站选择在高速出口附近建站,这些充电站不仅资源丰富,费用也相对较低。但车主需要提前规划行程,以便发现这些充电站。

尽管彻底解决长假出行服务区充电问题并不现实,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创新管理手段和优化现有设施,做好更充分的准备来应对这一挑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