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于5月2日圆满落下帷幕,这场为期十天的全球A级车展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吸引了全球目光。来自97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络绎不绝,总人数超过百万,共同见证了这一汽车行业盛会。
据悉,本届上海车展展示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共展出车辆1366台,其中新能源车占比超过七成,首发车型多达163台。车展不仅吸引了大量国内观众,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6.3万人次海外观众前来参观,其中海外经销商超过1.2万人次。14000余名中外媒体工作者也竞相报道此次车展的盛况。
车展期间,各大汽车厂商纷纷亮相,4月23日至24日的媒体日更是高潮迭起,共举办了193场新闻发布会,以及近20场论坛和配套活动。本届车展以“在中国,为全球”为核心理念,展示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开放姿态和全球视野,成为世界各国“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
上海车展今年从生态链角度进行布局,优化了“豪车馆”和“新势力馆”,旨在促进整车、汽车供应链和科技企业之间的联动与融合。主办方表示,中国汽车产业的智能化竞速正在从整车领域扩展至科技与供应链领域,这种协作的延伸为全球汽车生态链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在电动化、智能化的浪潮下,汽车产业的竞争已经从单一产品升级转变为生态能力的竞争。本届车展上,“全栈自研”的中国品牌备受瞩目,科技与供应链企业纷纷走向台前,增程式技术和兆瓦级超充产品等创新技术成为焦点。这些扎实的技术进步不仅提升了车展的科技属性,也证明了中国在全球汽车创新领域的重要地位。
长安汽车等中国品牌在车展上展示了强大的实力,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观众的关注。同时,外资合资品牌也加速追赶智能化战略,推进本土化合作,与自主品牌形成了双向奔赴的态势。中国市场份额所带来的压力和竞争,激发了国际品牌角逐的动力和机遇。
本届上海车展还展示了汽车科技与供应链展区的韧性和成熟度,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全球化角色正在被重新定义。车展不仅是一个展示汽车产品的平台,更是一个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与往届车展相比,今年上海车展更加突出了“汽车+”和“AI+”的概念,为产业链技术整合和跨界生态重构提供了新赛道。全球汽车产业正在从“电动化上半场”向“智能化下半场”过渡,绿色制造、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新技术和新概念不断涌现,汽车正在成为连接能源、出行、数据、娱乐文化和生活各维度的移动终端。
安波福等科技企业在车展上展示了前沿的技术和创新产品,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四十年的发展积淀和跃迁升级,上海车展已经从追赶者转变为引领者,成为连接世界汽车产业的重要“超级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