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智能驾驶术语更迭,安全成智能网联汽车首要考量!"

   时间:2025-05-06 20:21:3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迎来了一股新的风潮,曾经风靡一时的“智能驾驶”宣传术语正悄然发生变化。这一变化始于一些知名车企对宣传材料的调整,其中小米汽车尤为引人注目,其将原有的“智驾”宣传改为了“辅助驾驶”。与此同时,理想等同样以“智驾”为宣传亮点的企业也纷纷降低了该词汇的使用频率,或采用了更为谨慎的表述方式。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监管部门对智能网联汽车宣传规范的进一步收紧。4月16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了相关会议,明确提出车企在宣传智能网联汽车功能时,需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严禁夸大和虚假宣传。会议还具体要求车企在宣传中不得使用“自动驾驶”“自主驾驶”“智驾”“高阶智驾”等词汇,而应按照自动化分级标准,统一使用“(组合)辅助驾驶”等表述。

随着监管政策的明确,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开始积极响应。在上海车展等近期举办的大型车展上,不少车企的销售人员已开始使用“智能辅助驾驶”等新词汇进行产品介绍,取代了原先的“智驾”宣传。这一转变不仅体现在口头宣传上,更在车企的官方宣传材料中得到了体现。

然而,这一变化是否意味着问题的彻底解决呢?业内人士对此持谨慎态度。事实上,早在去年4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工信部就已发布了相关通知,明确要求车企禁用“完全自动驾驶”“无人驾驶”等夸大表述,但“智驾”等词汇在随后的一年中仍屡见不鲜,甚至因误用智驾功能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也时有发生。这表明,尽管监管部门三令五申,但仍有部分车企试图在宣传中打擦边球,以吸引消费者。

智能网联汽车市场的这一变化,实际上反映了车企与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在利益驱动下,部分车企明知监管政策,却仍试图通过夸大宣传来吸引消费者。然而,这种做法不仅违反了监管规定,更可能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和安全。因此,监管部门此次出手整治,无疑是对行业的一次警醒。

对于智能网联汽车行业而言,安全始终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与智能手机等智能产品不同,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车企在追求智能化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安全性。此次从“智驾”到“辅助驾驶”的转变,实际上是对行业的一次纠偏,提醒车企应将消费者安全放在首位。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车企应放弃智能化的发展道路。相反,新能源车在电池、电机、电控以及安全等领域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车企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便捷、智能的出行体验。

从“智驾”到“辅助驾驶”的转变,不仅是监管政策收紧的结果,更是智能网联汽车行业自我纠偏的体现。这一变化提醒我们,智能化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安全性为代价。只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