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近日宣布,其辅助驾驶系统将继续采用视觉处理方案,致力于研发出既安全又智能且价格亲民的汽车产品。这一决策体现了特斯拉对于技术路径的坚持和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理解。
特斯拉强调,其视觉处理方案与端到端神经网络相结合,借助数十亿真实世界的数据样本进行训练,能够在多种驾驶场景中实现更加安全的智能驾驶。特斯拉表示,这证明了先进的技术并不一定需要依赖昂贵且复杂的传感器。
特斯拉的这一立场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除了对辅助驾驶系统中激光雷达与纯视觉方案的优劣进行辩论外,网友们还特别关注了特斯拉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价格问题。目前,特斯拉在国内销售的车型中,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选装价格为6.4万元,这一价格在国内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但也被认为相对较高。
相比之下,国内的一些新兴车企如小鹏、理想、小米以及鸿蒙智行等,在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定价策略上显得更为亲民。其中,小鹏、理想、小米和零跑等品牌已经决定免费赠送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这一举措无疑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而华为系的鸿蒙智行车型,则提供了2万元的ADS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补贴,使得车主仅需支付1万元即可获得该功能。与特斯拉的6.4万元相比,鸿蒙智行的价格仅为前者的六分之一左右,这样的价格差异无疑让不少消费者对特斯拉的辅助驾驶系统产生了质疑。
有网友直言不讳地表示:“特斯拉6.4万元的辅助驾驶系统,价格几乎可以买一辆国产轿车了,这真的不是人人都能买得起的。”这样的声音在网络上此起彼伏,也反映了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产品价格的敏感和期待。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消费者对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在保证技术先进性的同时,合理控制成本,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智能驾驶带来的便利,成为了车企们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特斯拉的坚持与网友的质疑,无疑为这一话题增添了更多的思考和讨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