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淄博市的街头巷尾,一辆辆老旧汽车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它们的“新生”之旅悄然展开。这一切的背后,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的强力推动,不仅激发了汽车市场的消费活力,更带动了报废汽车拆解产业的蓬勃发展。
罗明,一位普通的淄博市民,近日决定与陪伴他十一年的捷达车说再见。这辆车虽然承载着无数回忆,但频繁的故障让他不得不做出置换的决定。“现在政策好,置换有补贴,我打算换辆电动车,既环保又经济。”罗明笑着说。
罗明的捷达车被送往了位于临淄区敬仲镇的淄博众鼎三汽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在这里,报废汽车将经历一场从“废旧”到“资源”的华丽转身。公司负责人姜皓森介绍,每一辆报废汽车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证件核验和初步清理,以确保非法倒卖部件的行为无处遁形。座椅、车头等关键部位的检查尤为细致,防止任何有价值的部件流失。
在报废汽车的拆解现场,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地操作着各种设备。一辆辆报废汽车被分解成钢铁、有色金属、塑料、橡胶等可回收资源,它们的价值在这里得到了深度挖掘。姜皓森自豪地说:“这些报废汽车可不是‘废铁’,它们是‘行走的宝藏’。经过我们的拆解和回收,它们的资源价值得到了最大化利用。”
据姜皓森介绍,一辆普通家用车的拆解过程相当复杂,但回报也相当可观。以罗明的捷达车为例,经过精细拆解,可以分离出多种材料和部件,包括车壳、前后桥、铜线、塑料、轮胎等。这些材料和部件将被送往下游企业进行再加工和再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政策的东风不仅吹响了汽车拆解产业的号角,也为新能源汽车拆解项目的上马提供了契机。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报废新能源汽车中的动力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的回收价值日益凸显。姜皓森透露,公司正在积极考察汽车玻璃回收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拆解项目,以顺应行业趋势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淄博市的报废汽车拆解产业中,众鼎三汽只是其中的一家代表企业。目前,全市共有六家具备资质的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它们共同构建起了一个规范的报废车回收网络和公开拍卖平台。这些企业不仅确保了源头资源的有序流通,还深耕零部件再制造领域,推动金属、非金属材料的精细化回收利用。
随着政策的持续加码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淄博市的汽车拆解产业已经形成了集聚效应。产业链条不断向上下游延伸拓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回收—拆解—再生”闭环。在这个过程中,报废汽车的价值得到了最大化利用,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