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车企集体更名“智驾”为“辅助驾驶”,安全驾驶意识觉醒?

   时间:2025-05-08 13:03:3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汽车行业的宣传语悄然发生了一场变革,多家知名车企纷纷将“智能驾驶”更名为“辅助驾驶”,这一变化不仅引起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业界对智能驾驶技术宣传规范性的深入探讨。

事件的导火索源自小米汽车。5月初,小米官方宣布将产品订购宣传文案中的“智驾”统一替换为“辅助驾驶”,如小米SU7系列车型的宣传文案,从“小米智驾Pro”和“小米智驾Max”变更为“小米辅助驾驶Pro”和“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这一变动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引发了广泛讨论。

小米并非孤例,华为、小鹏、长安汽车、广汽集团以及岚图汽车等也相继调整了智能驾驶技术的宣传口径,转而使用更为谨慎的“辅助驾驶”表述。车企们在不同场合纷纷强调,驾驶员在使用相关技术时应保持就绪状态,不得放松对车辆的控制。

这一集体改口的背后,是工信部对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的严格要求。工信部在相关公告中明确指出,车企应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安全响应措施,严禁夸大、虚假宣传,并要求车企对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负责,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安全水平。

从技术层面来看,根据《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目前市面上的自动驾驶技术主要处于L0至L2级别,即辅助驾驶阶段,驾驶员仍是车辆驾驶安全的核心负责人。尽管部分车企在研发上不断取得突破,但受限于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L3级别及以上的自动驾驶技术尚未普及,更高级的L4和L5级别更是遥不可及。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部分消费者对智能驾驶技术的认知存在误区,误以为“辅助驾驶”等同于“自动驾驶”,进而在驾驶过程中放松警惕,甚至做出分心、睡觉等危险行为。据广东交警报道,多起因驾驶员误用智能驾驶功能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就是这一误区的直接后果。

在此背景下,车企主动调整宣传口径,不仅是对政策要求的积极响应,更是对消费者生命安全的负责。通过更正文案,车企旨在促进消费者建立正确的技术印象,避免将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混淆,从而降低因误用技术而导致的交通事故风险。

此次车企集体更名行动,无疑为智能驾驶技术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它不仅有助于消费者更加理性地看待智能驾驶技术,也推动了整个行业从激进宣传向理性发展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驾驶员都应牢记“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的警示,无论选择何种级别的智能车型,都应时刻保持警惕,确保行车安全。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