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隐藏式车门把手迎整改,安全与美观如何平衡?

   时间:2025-05-10 20:00:3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年来,汽车设计领域中的一项创新——隐藏式车门把手,以其独特的未来感和科技感,迅速成为众多车企追捧的对象。然而,这种设计并非完美无缺,近期,工信部宣布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意味着隐藏式车门把手即将面临官方的规范整顿。

隐藏式车门把手的设计初衷是为了降低整车的风阻系数,从而提升车辆的续航效率,同时增强外观的一体化和科技感。这一设计理念最早由特斯拉引入,并随着特斯拉的热销逐渐被更多车企采纳,成为新能源车型的一大设计趋势。然而,随着其在市场上的广泛应用,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据观察,市场上的隐藏式车门把手种类繁多,操作方式各异,如跷跷板式、整体伸出式、按钮式等,这些设计在带来新颖体验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用户的吐槽。更为关键的是,隐藏式车门把手在强度、断电失效、识别操作难度以及潜在的逃生和救援风险等方面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在寒冷天气下,门把手可能因结冰而难以打开;在交通事故发生时,可能因系统故障或受损无法及时弹出,导致车内人员难以逃生,或救援人员因找不到开启方式而错失救援时机。

面对这些问题,专家指出,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弊端已经逐渐显现。虽然它提升了整车的美感,并对风阻有所优化,但对能耗和续航的改善并不显著,更多是一种设计上的追求。目前,大多数隐藏式车门把手存在结构复杂、维修成本高、故障率高等隐患,用户体验和安全保障之间存在明显的短板。近期,已有不少车企高层开始反思隐藏式车门把手的设计不足,并着手研发新的解决方案。

工信部此次公开征集意见的技术要求,并未强制统一车门把手的设计形式,而是针对隐藏式车门的应急开启装置、标识、防夹功能和结构强度等方面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规范要求。这意味着,隐藏式车门把手的设计并非被一刀切地限制或取消,而是需要在满足一定安全标准的前提下进行改进和完善。

据汽车自媒体博主、拥有多年汽车工程研发经验的专家介绍,此次征集意见的核心目的是提升车辆在极端情况下的可操作性与安全性。对于隐藏式车门里的应急拉手,要求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车内乘客必须能够一眼看到、够得着并顺利拉开。同时,还要求应急拉手的位置要好找、标识要清楚,以防乘客在慌乱时找不到或者用错方法。在车门外把手部分,也加入了防夹功能和强度测试等安全要求,以确保车门在极端情况下依然能够可靠打开。

一些更为小众、独特的开门设计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的车辆使用内扣式隐藏门把手,需要将手伸进门板凹槽内按压或拉动才能打开车门;有的车型将门把手巧妙地藏在车窗区域,看起来仿佛没有门把手;一些设计更极简的车型甚至直接取消了传统门把手,改为通过车窗边缘按键来实现开门操作。这些设计虽然新颖独特,但也需要在满足安全标准的前提下进行改进和完善。

总的来说,隐藏式车门把手的设计虽然带来了新颖的体验和美感,但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此次工信部公开征集意见,旨在通过设定明确的安全标准,提升车辆在极端情况下的可操作性与安全性。对于车企来说,这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只有在满足安全标准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和完善设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