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汽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最新财报揭示了公司深陷财务困境的现状。2024财年,日产汽车遭遇了6708亿日元的净亏损,这一数字与前一年的盈利4266亿日元形成了鲜明对比,标志着公司从盈利走向亏损的严峻转折。
面对这一困境,日产汽车于5月13日正式宣布了名为“Re:Nissan”的复苏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内部“瘦身”和流程重塑,重振日产汽车的盈利能力。计划的核心在于重新梳理产品开发优先级,压缩平台数量,并加速产品推新的节奏,以期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迅速调整并追赶步伐。
日产汽车的全球市场战略也将迎来重大调整。公司决定聚焦六大重点市场,其中包括在中国市场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这一战略调整显示出日产汽车对全球汽车市场趋势的深刻洞察,尤其是对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迅速崛起的认知。
事实上,日产汽车曾试图通过与本田的合并来摆脱困境。去年12月,两家公司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启动了合并谈判。然而,由于双方在交易条款上未能达成共识,这一合并计划最终流产。本田对日产的高要求与日产不愿丧失主导权的立场,成为了合并谈判破裂的关键。
合并计划的搁浅迫使日产汽车更加坚定地走上了自救之路。为了实现“Re:Nissan”计划的目标,日产汽车将采取一系列极限降本措施。公司计划在2024财年实际成本的基础上,节省5000亿日元的固定和变动成本。为此,日产汽车已经成立了一个由首席技术成本官领导的跨职能转型办公室,拥有约300名专家,负责成本决策的实施。
在产品开发方面,日产汽车将暂停高级车型以及2026财年后的部分产品活动,以缩短车型开发流程并确保产品发布的及时性。日产汽车还将重组供应商小组,从更少的供应商处获得更多的产量,以降低采购成本。
在固定成本削减方面,日产汽车计划到2027财年将整车生产工厂从17家整合至10家,并精简动力总成工厂。同时,公司还将加快岗位改革、班次调整以及削减资本支出,包括取消计划中的九州磷酸铁锂电池工厂。日产汽车还计划在全球范围裁员2万人,涵盖制造、销售、一般及行政管理以及研发部门的多个岗位。
尽管面临重重挑战,日产汽车在产品研发方面并未放慢脚步。相反,公司正在改进开发流程,以降低工程成本和复杂性并加快开发速度。日产汽车计划将零部件的复杂度降低70%,并通过整合和优化造车平台,到2035财年将平台数量从13个减少到7个。同时,新车型的开发周期也将大幅缩短至37个月,后续家用车型的开发周期更是缩短至30个月。
在中国市场,日产汽车将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展方向。随着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的迅速崛起,日产汽车开始根据市场变化和消费需求调整策略。在2025上海车展前夕,东风日产发布了纯电轿车N7,这是公司在全新“天演”架构下推出的首款纯电车型。未来,日产汽车将继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计划到2026年底投入100亿元用于新能源研发,同时技术中心人员数量也将增至4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