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汽车近日发布的最新财报数据揭示了其财务状况的严峻挑战。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2024财年,公司从盈利转为亏损,净亏损额高达6709亿日元,与上一财年盈利4266亿日元的业绩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戏剧性的转变主要归因于销售竞争加剧、外汇波动以及材料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
数据显示,日产汽车的合并净销售额为12.6万亿日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4%。营业利润为698亿日元,营业利润率仅为0.6%,显示出公司盈利能力的显著下滑。为了应对这一困境,日产汽车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大规模的成本削减措施,并宣布将裁员2万人,这一裁员计划涵盖了制造部门、销售及一般管理部门以及研发部门,其中制造部门的裁员比例最高,达到65%。
销量下滑是日产汽车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2024财年,日产汽车全球销量降至334.6万辆,同比下降近3%。在中国市场,由于面临来自本土汽车品牌的激烈竞争,日产汽车的零售销量下降了约12%。与2021年相比,日产在中国区的年销量从超过113万辆降至约69万辆,短短三年内几乎减半。
日产汽车预计,在2025财年,其全球零售销量将继续下降2.9%,至325万辆。这一预测主要基于中国市场销量的下滑,而日本、北美和欧洲市场的销量预计将保持相对稳定。为了管理库存,日产汽车已经调整了全球产量预期,预计产量为300万辆。
日产汽车还表示,关税问题将对其造成超过千亿日元的影响。鉴于关税环境的不确定性,日产汽车尚未确定2025财年的营业利润、净收入和汽车自由现金流的指导意见。为了改善业绩,日产汽车推出了新的调整计划,旨在通过降低成本、重新定义产品和市场战略以及加强合作伙伴关系来实现约5000亿日元的成本节约。
新计划的具体措施包括关闭工厂和裁员。到2027财年,日产汽车计划将全球生产工厂数量从17个减少至10个,产能降至250万辆,但保留在必要时提升50万辆产能的灵活性。同时,日产汽车还将整合生产资源,如将皮卡车型的生产从阿根廷转移至墨西哥,并与雷诺重组在印度的业务。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日产汽车计划减少供应商数量,并专注于更具竞争力的供应商,特别是中国供应商。日产汽车考虑将中国供应商纳入其在全球其他地区的制造生态系统,以提升整体业绩。日产汽车还将分享中国供应商的经验给其他供应商,以促进整体供应链的优化。
在合作方面,日产汽车与本田汽车的合作再次成为焦点。尽管双方曾计划进行经营整合,但最终未能达成一致。然而,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特别是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的情况,日产汽车正在与本田汽车、三菱汽车等车企探讨新的合作方式,以共同应对挑战。
日产汽车前CEO卡洛斯・戈恩对日产汽车的困境表示担忧,认为公司衰退的根源在于领导层决策缓慢。他建议日产汽车向日本的主要竞争对手寻求帮助,以度过当前的难关。与此同时,本田汽车也面临着业绩下滑的挑战,这进一步加剧了日本汽车行业的竞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