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近期在换电领域的布局动作频频,展现出其对这一技术路线的坚定信心。公司董事长、CEO曾毓群公开预测,到2030年,换电、家庭充电和公共充电桩将三分天下,预示着换电模式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尽管换电技术并非新鲜事物,但长期以来,由于高昂的投资成本和运营盈利难题,业内对快充技术的热情更高。然而,宁德时代的强势介入,正在为换电模式注入新的活力。5月18日,在山西大同举办的“新一代重卡换电生态发布活动”上,宁德时代发布了75#标准化换电块及全场景底盘换电解决方案,并宣布了到2030年建成覆盖全国80%干线运力的“八横十纵”换电绿网目标。
在活动现场,曾毓群表示,根据行业发展规律和乘用车电动化经验,他们预测未来三年重卡新能源渗透率将突破50%。在零碳转型和物流降本的双重挑战和机遇下,重卡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而宁德时代的目标正是推动重卡电动化三年内跨越50%市场渗透率。
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在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规模正在迅速扩大。2024年全年,国内新能源商用车销量约为57.9万辆,渗透率超过20%。其中,重卡领域受“双碳”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电动重卡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去年全年销量达8.2万辆,同比增长140%,渗透率超过10%。换电重卡应用也在保持快速增长,2025年1-3月,全国新能源重卡总销量中,换电重卡占比32.39%。
然而,尽管重卡电动化渗透率有所增长,但与乘用车相比仍远远落后。宁德时代换电业务总经理、时代骐骥CEO杨峻指出,传统燃油重卡面临成本高、排放大、路权受限的困境,而重卡电动化同样面临补能时间长、使用场景局限的挑战。他认为,重卡电动化渗透率的相对落后是供给侧的命题,同时也是巨大的机遇,市场呼吁一个成熟的、能够满足全场景需求的标准化方案。
中国电动车辆工程科技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孙逢春院士也在活动现场表示,重卡电动化对我国能源自主可控和“双碳”战略意义重大。他指出,重卡仅以3%的车辆保有量占比,却贡献了约43%的道路交通碳排放量,因此重卡电动化是实现国家交通领域电动化和“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
针对宁德时代此次提出的方案,杨峻表示,标准化是换电产业的基石。此次发布的75#标准换电块是基于中重型卡车正向开发的一款标准化电池,其意义不亚于集装箱对全球物流的革新。同时,骐骥换电站可以兼容市面上95%以上的主流车型,目前标准换电站配备24块电池,可支持日售电7万度。在繁忙的干线和物流枢纽场景里,宁德时代还设计了“超级枢纽站”,单站日换电次数可达2000次,日换电量超过70万度电。
经济性是重卡换电方案能否推广的关键。杨峻介绍,通过全行业的共同托举,目前换电重卡已经实现了“电气同价”。按照一辆重卡全年跑10万公里来计算,采用骐骥底盘换电的重卡,单公里比油车节省0.62元,一年就多挣6万。即使跟LNG比,单公里节省0.2元,一年也多挣2万。宁德时代的目标是“电比气省”,并且随着网络的日益完善和规模的扩大,“电比气省”将变成主流。
为了实现新能源重卡的快速电动化,宁德时代将铺设重点聚焦于干线,这是重卡65%的运力所在。根据规划,到2025年,宁德时代将在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13个核心区域建成300座换电站,贯通多条干线。到2030年之前,将建设一张“八横十纵”的全国换电绿网,覆盖80%的干线运力。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首条底盘换电高速干线——沧榆干线的通车仪式,多个品牌的底盘换电车型向客户交付,并签订了意向订单。宁德时代已经携手多家伙伴,推出多款底盘换电车型,全面推进重卡换电规模化落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宁德时代已经与交通运输部公路院、规划院、中石化、多省市高速集团和交投集团等合作,加速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换电站铺设,并联合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构建一站式金融支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