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汽车在其最新财年表现稳健,尽管面临多重挑战,仍展现出强大的韧性。社长佐藤恒治强调,公司并未高估风险,而是风险释放的时间点难以精确预测。汇率波动、关税调整及各大市场的政策不确定性,在四五月份集中显现,对新财年构成一定影响。然而,对于这位首次掌舵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的高管而言,稳健策略无疑是最佳选择。
在稳健中不失进攻性,丰田管理层展现出清晰的战略意图。他们深知,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佐藤恒治指出,尽管环境严峻,丰田在2024财年仍展现出卓越的生产和交付能力,这得益于用户、供应商和经销商的信任,以及对延长交付周期的理解。高效的生产线和长期稳定的供应链建设,为丰田下半年产能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丰田在2024-2025财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实现销量1027万辆,同比下降0.3%;净利润达到4.8万亿日元(约合2378亿元人民币)。自然年销量达到1082万辆(不含日野、大发),同比下降3.5%,连续五年蝉联全球销量冠军。财年与自然年的销量差异,显示出丰田在财年后期表现更为强劲。
佐藤恒治表示,本财年盈利超预期的原因包括用户信任、高效生产和供应链稳定回报。这些看似平常的因素,实则是丰田多年来平滑市场和供应周期的关键措施。面对中美两大市场风险与机遇,丰田保持战略灵活性,强调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将坚守市场布局。
在研发方面,丰田本财年投入7450亿日元(约合370亿元人民币)于电池、氢能和软件领域,并计划在新财年再增加4700亿日元(约合233亿元人民币)的投入。丰田意图通过牺牲短期利润来换取转型窗口期,考虑到其高达4460亿元人民币的现金储备,这一战略具有充足的支持。
在中国市场,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成为丰田稳守反击的关键力量。一汽丰田今年1-4月销量同比增长14%,电动化产品销量占比过半,中高端车型销量增长显著。广汽丰田则通过精准定价和直销模式,实现销量稳步增长,并在上海车展上推出高端智能车型铂智7,展现出对智能化市场的积极布局。
丰田在中国的本地化战略尤为引人注目。公司通过“ONE R&D”战略,整合在华研发力量,形成超级研发机构,并赋予其决策权。同时,采用RCE制度,即中国首席工程师,负责每一个产品项目的技术、产品和营销责任。这一举措不仅加快了产品本地化进程,还提升了市场趋势感知和产品定义能力。
雷克萨斯在上海独资工厂的规划,进一步体现了丰田对中国市场的重视。该工厂将专注于纯电动车生产,采用100%本土供应链,成本降低30%,旨在与中国本土高端品牌竞争。这一举措不仅针对中国市场,也预示着丰田在全球化战略中,中国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丰田在纯电领域的步伐似乎有所放缓。佐藤恒治表示,150万辆纯电动车的生产计划基于当时市场趋势制定,现在需要根据全球用户需求变化重新规划。尽管如此,丰田在中国市场的电动化战略依然坚定。
在新财年伊始,丰田预测净利润将比上一财年减少,反映出公司对中美对立、供应链全球配置动荡及中国市场压力的谨慎态度。然而,通过更彻底的本地化战略,丰田正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