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电车降价潮来袭?电池成本骤降,10万内大电池包车型指日可待!

   时间:2025-05-25 10:41:0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我有幸试驾了几款最新的混合动力车型,这些车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它们所搭载的巨大电池包。

从领克09到山海T2,再到BJ40增程版,这些车型无一例外地都装备了远超预期的电池包。以山海T2为例,这款定价不到20万的混动车,竟然配备了来自宁德时代的43度大电池包,这着实让我大吃一惊。

随着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的逐步降低,车企们有了更多的空间去生产大电池包车型,以此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纯电动车型,其成本仍有很大的下降空间。以定价约10万的纯电车为例,目前多数车型已装备了50度的电池包。

据业内人士透露,主流的一线电芯供应商提供的电池包,在经过组装后的成本大约在4万元左右,而二线电芯的成本则更低。过去,电池包成本占整车成本的比重高达40%左右,但如今这一比例已大幅下降。

这主要得益于生产流程的成熟和大规模生产带来的成本效益,以及电池包采购成本的降低。然而,由于采购、组装和销售等环节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当前的电动车价格还未达到最低点。

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尤为激烈。由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更渴望生存空间,而该领域又已涌入大量企业,导致车型高度同质化,生存压力空前巨大。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这些企业纷纷采取降价策略。

只要电池原材料成本继续下降,纯电车型的价格也将持续下调。这一趋势不仅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也为新入局的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在10万出头的混动车型上装备大容量电池包,通过提升纯电续航能力来吸引消费者。这种做法取得了显著成效,因为消费者对于产品力饱满的车型总是充满兴趣。

同时,低成本的电池包也为新入局的企业带来了利好。目前,仍有不少车型尚未采用混动技术路线,大量合资企业也尚未开始电动化转型。因此,价格合理的电池包采购成本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助力。

据行业预估,未来8万左右的纯电车型大概率会装备60度左右的电池包,从而保证500公里甚至更长的续航能力。这一预测基于二线品牌60度电池包成本大约在4万元左右的现状。

为了赢得消费者的认可,一些企业将继续降低利润目标,采用大电池包、长续航的策略。随着电池原材料成本的不断下调,这一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低成本电池包的普及将加速电动化转型的进程,吸引更多企业入局,从而对利润空间形成更大的压缩。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