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全球经济版图中,尽管复苏之路依旧崎岖,但行业领军者们却以多元化的战略视角和技术革新为矛,成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引领着各自的行业稳步前行。
小米集团于5月27日揭晓了其一季度成绩单,这份报告无疑是给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该季度,小米的总营收攀升至1113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7.4%,刷新了历史记录。手机与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板块贡献了927亿元的收入,增幅达到22.8%。净利润方面,经过调整后的净利润为107亿元,同比增长了64.5%,同样创下了新高。这一系列的亮眼表现,得益于小米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深耕细作以及海外市场的稳健推进。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小米在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新兴业务领域的探索已初见成效,这些业务带来了186亿元的收入,彰显了其在新兴领域的强大潜力。小米SU7的上市,更是为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赢得了宝贵的份额,仅4月份,该车型的零售销量就近乎2.9万辆,稳居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前列。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600万辆,同比增幅接近25%。在这一片蓝海中,小米SU7的崛起并非孤例,比亚迪、吉利、特斯拉等新老车企同样在加大投入,竞相推出更具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型。与此同时,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更是进一步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入了勃勃生机。
智能手机市场方面,中国同样展现出了强劲的复苏态势。一季度,小米凭借1330万台的出货量,在中国市场独占鳌头,同比增长率高达39.9%。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国产手机厂商对AI大模型技术的积极拥抱。华为小艺、小米超级小爱、vivo蓝心小V、OPPO小布、荣耀YOYO等AI助手纷纷亮相,它们通过集成在各自产品中的端侧AI功能,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还提高了使用效率,成为了推动手机市场回暖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