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场围绕“零公里二手车”问题的闭门研讨会在北京悄然举行,引起了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及行业机构的广泛关注。此次会议虽未对外公开,但据财联社从多方获悉,商务部召集了包括比亚迪、东风集团、瓜子二手车等在内的多家企业及行业组织,共同探讨这一热点议题。
会上,针对“以零公里二手车名义进入市场的车辆流通问题”及“如何进一步推动二手车流通消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规范措施进行了深入研讨。这一举动被视为对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此前公开警告部分企业利用“零公里二手车”虚构销量、破坏市场规则的快速响应。
在5月23日的一次采访中,魏建军曾指出,部分企业通过“零公里二手车”的方式虚构销量,这一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而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随后的公司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也提到了魏建军的这一发言,并表示长安汽车会谨慎分析海内外风险。
据了解,“零公里二手车”在行业中并非真正的二手车,而是通过人为设计的交易结构“转一次手”的新车。这些车辆多来自月末、季末任务压力较大的时点,被包装成“准新车”在网上销售。而像瓜子二手车这样的流通平台,则成为了车企调账动作的“数据出口”,消费者买到的往往是为季度业绩服务的财务面具。
此次闭门研讨会的召开,无疑是对这一问题的深入剖析和探讨。与会各方纷纷表示,零公里二手车问题表面上是流通环节的扭曲,实质上则暴露出国内上市车企在会计核算和监管体系上的漏洞。在美股市场,SEC对于收入确认的规则极为严格,而在国内,监管多停留在形式审查上,对于这类“以二手为名、冲业绩为实”的做法尚缺乏有效应对机制。
因此,有业内人士呼吁,治理零公里二手车问题不应仅限于商务领域,还需引入证监会等监管机构,建立对上市公司收入确认行为的穿透式监管机制。重点不在于是否允许零公里车流通,而在于是否允许车企通过伪交易、提前确认来美化报表。
从政策层面来看,监管部门可能不会直接叫停零公里二手车,但预计会对信息披露、会计准则等方面进行强化要求。尤其是对于频繁在财报中依赖“批发”提振数据的上市公司来说,这将意味着更高的合规成本,并可能触发投资者对其财务健康状况的重新评估。
此次闭门研讨会虽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但已经释放出监管风向变化的前奏。车企、平台及行业协会等各方在其中应承担何种责任?这些问题已经无法回避,需要各方共同思考和解答。
随着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和市场环境的日益成熟,相信零公里二手车问题将得到更加有效的解决。同时,这也将促使车企和平台更加注重合规经营和诚信经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透明、真实的二手车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