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小鹏汽车推出的全新智能电动SUV——G7,正式登陆市场,三款车型齐发,起售价仅为19.58万元,而顶配Ultra版本,尽管搭载了3颗图灵AI芯片,拥有2250+TOPS的强大算力,其售价也依然控制在23万元以内。这一价格策略,无疑打破了业界对于高配置车型高价位的固有预期。
小鹏G7,这款被赋予了满满AI性能与近乎“奢华”配置的中大型SUV,其市场表现备受瞩目。在发布前夕,小鹏汽车几乎将所有的聚光灯都聚焦在了其“高成本”的标签上:自研图灵芯片、与华为携手打造的AR-HUD,以及将72B大模型蒸馏上车的VLA+VLM模型。然而,正是这样一套看似应通向高价位的AI配置,小鹏却反其道而行之,将G7的价格定在了20万元以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科技不等于高价”的理念。
与特斯拉Model Y相比,小鹏G7以近乎三分之二的价格,提供了几倍的硬件算力和更为豪华的内饰装修,无疑将20万-30万元纯电SUV市场带入了一个更为“亲民”的时代。在发布前,外界普遍预测小鹏G7的售价难以低于25万元,毕竟满配的硬件意味着高昂的成本,也符合“科技先锋”应有的高毛利路线。然而,小鹏却并未选择高价策略,而是将价格压进了“走量区间”,这一举动无疑打破了市场的预期。
谈及小鹏G7的预订成绩,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开玩笑地表示:“团队刚刚告诉了我三分钟的预订量,大家都非常震惊,觉得应该宣传一下。但一想到小米YU7在1小时内大定订单就突破了28.9万台,我就觉得我们好像怎么宣传都不行了。”虽然没有公布具体数字,但G7的首发成绩显然不俗。
小鹏G7的定价策略,表面上看似“反常识”,实则是对市场现实的精准把握。与四年前小鹏P7高达40万的售价,以及首搭激光雷达的小鹏P5超过20万的售价相比,如今小鹏G7这款拥有顶级硬件规格的中大型SUV,其售价却不到20万。这一变化,除了“科技平权”的目标外,更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动促成的。许多与小鹏G7定位相近、配置相当的产品,其价格已经下探至10万-20万元区间。
在当下的汽车市场上,尽管“AI汽车”的概念为小鹏G7带来了不小的关注度,但短时间内,这一概念还难以转化为足够的销量。尽管“AI能力”无疑是G7最大的产品亮点,但对于消费者是否愿意为此买单,小鹏汽车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小米YU7的入场也对小鹏G7的市场策略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同样对标特斯拉Model Y,同样与Model Y拉开了价格差,小米YU7的火爆预订成绩无疑改变了市场格局。
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何小鹏清楚地认识到,如果小鹏仍然迷恋“高科技=高售价”的叙事,G7注定会失速。因此,小鹏在强调AI能力的同时,也开始着重打造“家庭SUV”的概念,以期在市场中打出差异化的定位。这一策略的调整,无疑体现了小鹏汽车对市场现实的深刻洞察和灵活应对。
在产品发布会上,小鹏汽车还透露了与华为合作研发的AR-HUD的细节。何小鹏表示,他一直认为HUD是个好东西,但以前做得不够好。这一次,小鹏与华为携手,共同努力将硬件能力与软件能力做好。而G7所搭载的AR-HUD,其效果超乎想象,未来还将不断升级,带来更多炫酷的功能。
对于G7的市场前景,何小鹏充满了信心。他表示,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小鹏汽车正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来迎接下一个十年。在中长期,小鹏仍然要提升技术、组织、商业化、全球化这四方面的能力。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更全面的技术能力。对小鹏而言,追求技术既是初心,也是底色。
小鹏G7作为首款定位为“AI汽车”的车型,在中国智能电动车市场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其搭载的小鹏自研图灵芯片,为整车智能化功能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在用户体验层面,G7在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两方面实现了较为明显的功能差异化。在技术合作上,小鹏也在积极拓展外部能力,与华为等企业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面对未来,何小鹏淡然地说:“下一个十年中国车企会有巨大的变化,但最后只会留下几家特别酷的。”对于任何品牌来说,在面对行业巨变前,最根本、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在残酷的淘汰赛中顽强地活下去。小鹏G7的推出,无疑是小鹏汽车向这一目标迈进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