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聚焦于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的重要文件——《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正式面世。该文件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简称“中汽中心”)主导,携手清华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共同编制。
这份白皮书从宏观视角深入剖析了智能驾驶产业的未来蓝图,内容广泛,不仅涵盖了智能驾驶的基本概念、技术演进路线、产业化实施方案,还详细讨论了多元化应用场景、全维度安全体系的构建、产业生态的协同发展及未来趋势预测。尤为它全面覆盖了从GB/T40429—2021标准定义的1至5级驾驶自动化全场景功能体系,为中国智能驾驶技术与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思考与总结。
在安全设计方面,白皮书秉承“安全优先”的理念,从车端硬件、车端算法到云端数据仿真与模型训练等多个维度,给出了详尽的安全建议。特别是在汽车传感器设计上,白皮书积极倡导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方案,即通过整合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等多种异构传感器,实现对周围环境的全面、精准感知。这种方案能够增强系统对环境和天气的适应能力,显著提升复杂行车场景下的系统表现,为驾驶者带来更加可靠且丰富的智能驾驶安全体验。
作为智能驾驶领域的关键参与者,华为的实践为行业树立了标杆。华为ADS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在车端硬件、车端算法以及云端数据仿真与模型训练等核心路径上持续投入,实现了全时速、全方向、全目标、全天候、全场景的融合感知能力。依托华为自研自建的AI训练云服务,其ADS系统进一步升级为WEWA架构,智驾安全相关的难例训练数据规模大幅提升,显著增强了智驾模型的安全性。
华为在算法逻辑、算力训练及安全场景用例上,始终将安全置于首位,确保为用户提供可靠的智能辅助驾驶体验。华为还依托在ICT领域的深厚积累,持续赋能鸿蒙智行生态联盟合作伙伴,提升他们的智能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问界、享界、智界、尊界等品牌车型搭载了华为ADS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展现了其领先的技术实力和安全的驾驶体验。
面对智能驾驶产业的挑战,白皮书强调持续创新是产业健康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构建坚实、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是创新的基础,这不仅能保障技术供应的稳定,还是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体验的关键。白皮书鼓励智能驾驶领域的头部企业构建一个高度多元化、技术驱动且极具韧性的供应链体系,覆盖技术研发、硬件制造、软件算法等智能驾驶生态链的各个环节。
通过三方联合发布这份白皮书,中汽中心、清华大学与华为共同为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厘清了发展路径,构建了一个以安全为基石、以创新为驱动、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健康生态。这份白皮书不仅为中国智能驾驶产业树立了清晰的技术路径与价值坐标,还携手行业伙伴共同迈向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