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近期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销量数据揭示了一个令人瞩目的趋势:尽管全球范围内交付了14.6万辆汽车,同比仅下滑6%,但在中国市场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中国,保时捷的销量从昔日的辉煌跌落至5.69万辆,同比暴跌28%,这一跌幅使其失去了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宝座,退居至北美和欧洲之后,位列第三。
相比之下,北美市场的表现则显得尤为亮眼,销量增长了10%。这一增长得益于产品供应的改善以及针对进口关税采取的价格保护措施。然而,在中国市场,保时捷CEO奥博穆将销量的剧烈下滑归咎于结构性变化以及品牌未能及时捕捉消费者需求的动态。
对于这一现状,我们的观察角度颇为直接:保时捷在电动化的道路上或许走得太快,以至于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那些热爱驾驶、追求驾驶乐趣的消费者。
我们深知时代在变,转型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回想起2021年保时捷在中国市场交付的近10万辆汽车,其中不乏那些拥有澎湃声浪、出色手感和驾驶乐趣的燃油车,不禁让人感叹今日的巨变。
销量的腰斩,不仅反映了市场的变迁,更深层次地揭示了品牌策略的转变——保时捷似乎开始逐渐远离那些热爱驾驶的人群。尽管并非每位车主都追求赛道上的速度与激情,但仍有许多人在寻找转速、油门和换挡之间那份纯粹的乐趣。
因此,我们衷心希望保时捷能够在电动化的浪潮中,保留一小部分燃油车,甚至是少量的手动挡车型,以满足那些仍然热爱驾驶、愿意为驾驶体验买单的消费者。
销量的起伏或许只是暂时的,但真正令人担忧的是,如果保时捷不再制造那些“值得开”的车,那么品牌的灵魂或许也将随之消逝。
在这个追求速度与效率的时代,我们依然怀念那份来自驾驶本身的纯粹乐趣。